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郑明达
深圳、香港,一水相连,一湾相融。位于双城接壤处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以坚持服务香港、支持香港科创发展为理念,做好深港合作大文章。记者近日获悉,合作区将推出八大举措,紧密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规划,携手香港高质量推进“一区两园”协同开发,助力香港开创新局面、实现新飞跃。
加快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建设。加快约2万平方米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改造工程进度;支持香港科技园作为项目协同评审机构,大湾区创科快线(InnoExpress)、大湾区创科飞跃学院(InnoAcademy)将落地园区,香港科创机构及企业快速集聚。
发布实施深港“联合政策包”。四大方面促进深港规则衔接:深港协同支持科研项目,建立“选题征集制”“团队揭榜制”等机制,有力支持科研创新;深港联合支持科研人才,配合合作区人才及岗位需求推行便利化支持措施,建立大湾区创科飞跃学院及大湾区创科快线,深港有序分批次推出合作区人才住房;深港联合完善配套支持措施,建立深港医疗协同创新体系、共享深港科技资源、提供专业服务支持等;支持创新要素在深港两地便利流动,出台境外科技人才便利流动措施、简化科研样本、推动合作区深港数据资源合作共享等。
助力香港青年创新创业。充分发挥河套港澳青年创新创业谷等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平台作用,为初创团队提供集孵化、中试、服务于一体的全链条服务;推动河套港澳青年创新创业谷年内投入运营;建设国际化创新创业综合体、极具辐射带动效应的国家级创新创业中心。出台实施“港澳青年支持计划”,充分实施多元化资助方式,满足港澳青年实习、就业、创业、生活居住等多方面的切实需求;创新性提出对获得港澳高校创业资助的团队或项目,给予最高1:1的配套支持,同时叠加港澳毕业青年就业生活补贴,有力吸引港澳高校创业团队在合作区落地发展。
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出台实施产业“政策包”,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拿出更多“真金白银”支持深港产学研协同,进一步打通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快车道。比如,对前沿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产业化项目建设,分别最高支持5000万元;对市级及以上重大功能型平台,最高配套支持1亿元。
筹集一批支持深港科创合作新空间。启动改造、运营约20万平方米的9个新产业园区,包括量子科学中心、IDEA中心、香港城市大学物质科学研究院等,争取于2022年年底前新增逾2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及皇岗口岸片区土地释放,加快深港开放创新中心、深港科创综合服务中心建设,2023年-2024年完成新增30万平方米科研及配套空间建设;加快东翼皇岗口岸40万平方米土地释放。
汇聚一批深港科研新机构及企业。推进香港城市大学物质研究院等新一批3个香港高校科研机构落地运营;加快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鹏城实验室异质异构光电子芯片创新平台等18个高端科研项目集中入驻,聚焦量子科技、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前沿科技领域;紧密对接香港生命健康创新科研中心建设,为合作区谋划生命健康领域重点科研平台。
开展深港规则衔接制度创新。深化科研“政策包”落地实施,面向香港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推介“选题征集制”“团队揭榜制”等五大创新机制;聚焦科技创新的关键环节,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流和法制、税制、科研体制、园区管理体制”等深港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促进科创要素的便捷高效流动。
提升深港科研人才服务水平。打造2.0版“e站通”综合服务中心,推出“湾区社保通”“深港通注册易”等特色服务,实现服务全面升级;针对科研人员需求,加快推动合作区300套人才住房筹集,为科创人才“扎根”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