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高焓 通讯员 荔宣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秋明
细数广州的历史文化资源,荔湾的家底最为集中:14片历史文化街区占广州保有量的54%,6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粤曲、“三雕一彩一绣”等文化符号享誉全球……
为用好、用活这笔历史的馈赠,近年来,广州市荔湾区把“绣花”功夫用到文化建设上,积极推进岭南文化中心核心区建设,高质量打造荔湾文商旅活力区,助力率先建设老城市新活力示范区,为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绣花功夫,激发老旧街区新潜能
漫步麻石路,推开满洲窗。穿梭在永庆坊错落有致的骑楼古巷和西关大屋间,眼前是非遗手艺的精湛,鼻尖是岭南小食的飘香,不经意间就和百年前西关名流巨贾云集的历史撞个满怀。河涌不臭了,老屋平整了,量体裁衣、修旧如旧的微改造保留了历史建筑的原有风貌,外地游客来这里读懂广州,老广则是回西关寻一份乡愁,曾经的危房区如今已是游人如织的打卡地。
同样焕发新生的,还有2公里外、荔湾湖畔的泮塘五约。这座有着九百年历史的岭南古村,是广州历史城区中少有的保留了清代格局和肌理的村落,被国家住建部列为老旧小区改造试点项目。如今,国家一级词曲作家吴颂今、著名书画艺术家李长松、盆景艺术家李伟钊等多名艺术家的工作室相继进驻,文创市集、工艺鉴赏、读书会、音乐会、摄影讲座等各类文化活动目不暇接,走进泮塘五约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村落更整洁了、与荔湾湖公园间的围墙拆除了,在广东省青年摄影家协会执行主席苏宏斌眼中,泮塘五约的微改造令人“耳目一新”。追随朋友的脚步,2020年7月,他带着协会和公司团队入驻这片闹市中的“静”土,“一来就扎下了根,走不了了。”
协会开办摄影实训营,他把荔湾湖公园视作最好的实操基地,还鼓励学员和泮塘五约的商户对接,“一批又一批的学员拍摄作品,能够让更多人了解这里。”在影像创作之余,他还“跨界”作词写民谣,用一首《泮塘之约》讲述艺术工作者和青年创业者的故事,“文艺创作需要情绪,泮塘五约的氛围刚好可以促成这种化学反应。”苏宏斌说。
促成这一化学反应的催化剂有哪些?在“80后”创业者颜倩婷眼中,泮塘五约的慢生活、人情味和自然环境都有助于沉淀创作灵感。她是鲜花植物设计公司言叶有物的主理人,今年3月初,几位成长于西关、东山的合伙人一拍即合,决定将店铺从天河南迁来这栋自带花园的2层小楼。
在零售之余,门店每个月都会举办三四次花艺课,闲暇时,颜倩婷也会在荔湾湖畔汲取植物搭配的灵感。“社区有活力,离不开大家的经营。”在她看来,除了相对便宜的租金、靠近岭南花卉市场的区位优势外,几位合伙人最珍视的就是这里的人情味浓。“走进走出和原住居民互致问候,商户和艺术家之间时常串门聚会,在交流中能深切体会到创作不局限于自己,灵感在互动中迸发。”
荔湾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中心的相关负责人介绍,泮塘五约在引入商户时有清晰的筛选标准,宁缺毋滥。目前共进驻商户69家,活化率超过86%,“传统和现代文化融合发展的多元业态环境,使得泮塘五约的商户之间就能达成合作、‘搭台唱戏’。”
据悉,2022年,荔湾还将用“绣花”功夫,重点推进实施6个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化利用方案。
活化利用,焕发传统文化新势能
荔枝湾畔,粤剧艺术博物馆静静矗立。戏服道具、黑胶唱片……5000余件藏品将古老“南国红豆”的历史娓娓道来。
这段“乡音”故事还在代代相传。2017年,少儿粤剧传承基地成立,先后有500多人参与学习,粤剧艺术博物馆负责人马楠十分欣慰:“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粤剧的小小代言人、传承者。”今年上半年,粤剧艺术博物馆广福台邀请广东粤剧院、广州粤剧院等展开精品演出13场,优秀私伙局带来55场惠民演出,逾万人次观众观赏。今年6月,全国首条“粤剧文化主题公交”开通,用粤剧粤曲唱腔为乘客介绍站点的人文风貌,让这份“乡音”走街串巷,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
为了擦亮粤剧粤曲品牌、展示新特色,荔湾区制定《粤剧粤曲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规划纲要》,创建广东省粤剧粤曲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粤剧艺术博物馆为中心,涵盖八和会馆、銮舆堂等粤剧活动重要场所,打造总面积16公顷的国家级文化保护区。依托粤曲项目,荔湾区蝉联“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广州文化公园还获得“广东省粤剧粤曲文化(荔湾)生态保护实验区展示基地”称号。
粤剧入耳,历史入心。在川流不息的康王南路旁有一座经历近300年风云的祠堂式建筑——锦纶会馆。它始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是清代广州丝织行业商人议事和活动的场所,也是广州目前唯一完整保存的清代行业会馆。
昔日,锦纶会馆见证了广州纺织行业及丝织品出口的辉煌。如今,这里和非遗香云纱相遇,通过“政府+高校+企业”的合作模式重新焕发生机。荔湾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与华南农业大学和广州香云故里文化有限公司三方携手,共同推动锦纶会馆保养维护和布展提升,建设“广州丝织行业展览馆及‘非遗’香云纱文化推广交流中心”。广州香云故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希望以时尚创新的手法和多元化的公益活动,让广州的丝织文化和非遗香云纱触及更大的群体,从而实现更好的传承。
提质升级,激活公共服务新动能
来到珠江三河道交汇处,荔湾白鹅潭畔,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已全面封顶,计划于2023年8月前竣工验收并移交使用,犹如一艘文化巨轮,即将扬帆起航。
江水映照,文脉滔滔。在这里看珠江北岸,沙面岛、广州西关历史街区诉说着广州过往的风云变幻;南岸,广东美术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广东文学馆“三馆合一”,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将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融合,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将建设成一个彰显广东特色、具有国际水平的重大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
对居住在荔湾的街坊们来说,一大批惠民便民的公共文化设施已经悄然来到“家门口”。
今年1月,修缮后的中共广东省临时委员会旧址对公众开放。这里既是源胜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源胜党群服务驿站,还被纳入“家门口红色学堂路线”。旧址在传承革命老区厚重的红色历史文化的同时,也成为广大党员群众瞻仰学习的“活教材”。
今年6月,西塱裕安围历史文化中心揭牌。市民不仅可以在此重温裕安围的革命历史,还可以在互动中探索荔湾的非遗文化,东漖街道还将整合辖内的文化资源,争取每个月邀请非遗传承研学导师或文艺教育研学导师,为居民带来主题课程。
在聚龙湾片区,荔湾区还布点规划建设荔湾区图书馆新馆、荔湾区国家档案馆新馆,今年增加“区图书馆荔湾湖馆”“区图书馆青年公园馆”“区图书馆葵蓬馆”“区图书馆储存图书馆”四个直属分馆,将增加面积6620平方米。
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荔湾区不仅做加法,还做乘法。记者了解到,荔湾区文化馆已通过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获评国家一级馆;荔湾区非遗保护中心成为广州首个独立设置的非遗工作机构;区文化艺术中心成为广东省首批且全市唯一的“广东省群众文艺作品试排试演基地”;全市首个非遗大师捐赠的非遗展厅落成;荔湾区还启动“岭南文化之荔湾技艺”口述历史档案采集工作,编辑《清宫广州十三行档案汇编》,已内部出版六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