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最美家政人”邓崇玲:我的故事,写在双手之上
  • 来源:珠江时报
  • 发表时间:2022-05-03 07:57

这是一双“平滑柔嫩”的双手,也是一双布满老茧的双手。

它能将雇主的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它也在社区志愿服务时,不定期出现;它的主人经历过丧夫之痛,也在最困难的时候感受到社会的善意。

这双手属于一个叫邓崇玲的人。邓崇玲是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和顺的一名家政人员,也是佛山唯一入选全国100位“最美家政人”的人。

第一把信任的钥匙

当前,佛山家政服务规模每年增速约为20%,全市对家政服务人员的需求超过20万人,家政工程不仅是民生工程,也是消费升级、扩大内需、促进就业与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点。

需求市场大,给了邓崇玲就业的机会。但家政从业者与雇主之间的信任通常非常微妙。

邓崇玲的第一个雇主,是经熟人介绍的梁女士。

“就是搞卫生,她怎么要求,我就怎么做。”16年前,当时的家政服务还没有建立相应的规范,邓崇玲便以雇主的要求为规范,甚至做得更细致。

几次上门服务后,梁女士非常满意,甚至将家里的钥匙都交给了邓崇玲。

这是邓崇玲拿到的第一把雇主家的钥匙,在她心里,这代表着最大的信任。

邓崇玲在雇主家里清洁家具。(来源:里水镇宣传文体旅游办)

“我也说不清,”邓崇玲说,有时打扫完卫生,她会顺手帮雇主备菜、做饭,不收费。为了提升烹饪技能,她还特意去报了培训班。

年过九旬的独居老人黄婆婆也是邓崇玲的雇主。每次邓崇玲上门时,她都会提前打开家门,或是站在窗边等着。邓崇玲一来,黄婆婆就很开心。

“我一边打扫卫生,一边听她唠家常。听她讲坐花轿出嫁、听她唱老歌……”邓崇玲说。几年前,黄婆婆去世了,但她偶尔还会想起老人,同时也让她对家政服务有了更多的理解:“不是打扫好卫生那么单一,有时候也是一些陪伴吧。”

爱与温暖战胜悲伤与痛苦

拥有一个温馨的家,夫妻和睦,孝顺公婆,自己做家政补贴家用,“这份工作时间自由,方便照顾家人,雇主许可后,还能带着孩子去干活。”

曾经,这就是邓崇玲拥有的理想生活。

但人生无常,2011年2月,邓崇玲的丈夫离世。一家五口的生活,只能靠她做家政支撑,压力瞬间增大。

沉浸在悲痛中的邓崇玲开启了忙碌的状态:早上五六时起床,煮早餐、送女儿上学、到雇主家搞卫生、接女儿放学、做饭。每天都要忙到深夜,周而复始。

邓崇玲说,自己原本是个乐观的人,但那段时间实在是太累了。有时,在雇主家干活时,突然想到肩上的压力,她就落泪,但是活没有停。

幸运的是,家人、朋友,甚至是老雇主,给邓崇玲点亮了一盏灯。

特别是一些雇主,在得知邓崇玲的情况后,经常跟她交心。想着这些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都在以最大的善意对待自己,她逐渐释然了。

纵使命运无常,爱与温暖总会战胜悲伤与痛苦。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邓崇玲领悟了这句话的含义。

淋过雨的人会想给别人撑伞

在南海,像邓崇玲这样的单亲特困母亲,会被纳入南海区单亲特困母亲库,政府会为其提供医疗、助学、情感帮扶等援助。

邓崇玲没有被社会遗忘,在她经历黑暗时刻的时候,除了身边人的安慰,和顺社区妇联也为邓崇玲的孩子申请了助学金。

邓崇玲的雇主梁女士,见她因老房破旧只能选择租房时,提出免费出租房子给她和家人住,但被她婉拒。很快,政府通过危房改造项目,帮助邓崇玲一家改善了住房环境。

过往种种,让邓崇玲心怀感恩,“在我身处困境时,还有许多人在帮助我。”

2018年,在生活有所好转时,邓崇玲加入里水义工联,投身到社会志愿服务当中,回馈社会、反哺家乡。

梦里水乡锦龙盛会、南海义工文化节、赤山跳火光、贤鲁岛徒步……近年来,许多大型志愿服务活动都有邓崇玲的身影,她的志愿服务总时数已超过980小时。

疫情防控期间,邓崇玲担任志愿者,为出入居民登记资料。(来源:里水镇宣传文体旅游办)

疫情暴发初期,邓崇玲也第一时间站了出来,为出入人员监测体温,对返工人员进行信息登记、分流引导。

这些年,邓崇玲先后获得了2020年“南海好人”“2020年佛山市妇联妇女儿童服务三星志愿者”等荣誉。2021年,在得知自己入选全国“最美家政人”时,邓崇玲摆摆手说:“担不上,有很多人比我做得更好。”

相关稿件
粤B2-20040141 新出网证(粤)字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10522
版权所有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