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肇庆:莫宣卿与麒麟山状元书屋
  • 来源:西江日报
  • 发表时间:2022-01-19 17:01

莫宣卿(834—868),字仲节,号片玉,谥孝肃,唐朝封州(今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人,官至台州别驾。唐大中五年(851年)辛未科状元。自隋朝开科取士以来,莫宣卿是岭南第一个状元,对岭南士子产生了深远影响。

麒麟山,坐落于肇庆市封开县中部,其山侧有唐代状元莫宣卿读书草堂。相传,莫宣卿少年时曾到大梁学宫,求当地大儒、他的舅父梁明甫先生,收他为徒。为了能让莫宣卿有更多时间独立思考和写作,梁明甫吩咐其叔父莫让义,找处清静地方,给莫宣卿搭建书屋。找了几天,叔父决定把书屋搭在麒麟山麓。

封开麒麟山。(摄影:曹笑)

麒麟山,为封川县镇山,崇立于文德乡周围数十里的群山之中,尤为显眼;连绵百里,常年翠绿,远眺全山,透出华表,气势磅礴,雄视苍穹,酷似麒麟,栩栩如生。

莫宣卿叔侄两人到了麒麟山,登上山顶,俯瞰山外四周数十里之景,只见四周的矮山错落有致,山下的村落农舍隐隐绰绰,还有富有诗意的田野、流水,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莫宣卿见此情景,即兴吟了首《麒麟山》:“气象生奇异,临封此大观。势高千万仞,景有许多端。踏上飞云顶,拨开障雾看。九州如一掬,沧海渺漫漫。”

下山途中,两人到溪边一棵古树下纳凉。突然,几声钟声,咚!咚!咚……是寺庙传来的。在山间深处,绿树丛中,有一寺庙,琉璃瓦、青石墙、单檐翘角,庙宇别致严谨,朴素淡雅,它就是闻名遐迩的宝刹——麒麟寺。

方丈听说他俩要在山上建书屋,不免吃惊:“秦汉以来,本地文人学士层出不穷,但从没有人在此山搭建过书屋,建造的寺庙反而不少。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志向,要在麒麟山搭建书屋读书,考取功名,此举乃本地千年来第一奇事。”方丈大加赞扬,带领他们来到麒麟寺的藏经阁。

方丈提议搭建一间好的书屋,就要做到:“市声不入耳,俗轨不至门,客至共坐,青山当户,流水在左,辄谈世事,便当以大白浮之。”有了提议,他们于寺庙附近,山间小径旁,面向巍巍白马山之处,搭建了一间书屋,小径两旁长满桃树和李树,还有各种鲜花。

径的右边,是低低的篱笆,内有几棵松,苍劲翠绿,松下有一山石,怪形嶙嶙,一竹亭,立于石边,古朴雅致,亭后的一排青竹,稀稀疏疏,围着一口井,井水清澈见底。径的尽头,便是书屋,屋子不大,门上写着:“麒麟书屋”几个遒健大字,门口写有对联:“白马驮金榜,麒麟吐玉书”。屋前铺有几级台阶,阶旁种有桂花树数棵,香气扑鼻。

搬进书屋后不久,莫宣卿写了首《读书屋前川赋》,描绘了麒麟山前川流不息的广信河。故乡的山清水秀,孕育他的凌云壮志,赋予他真切的情感,日后到京参加殿试,他一气呵成,完成了佳作《赋得水怀珠》,两文一脉相承。

他的一首《答问读书居》,记叙了当时书屋的环境和他的自学生活:“书屋倚麒麟,不同牛马路。床头万卷书,溪上五龙渡。井汲洌寒泉,桂花香玉露。茅檐无外物,只见青云护。”

就是在这间书屋,莫宣卿立下了远大的志向,夜则读书于室,或昼则樵于山,或倦而息影林樾下,或出则携卷腰底,读之声朗朗出松间。莫宣卿“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书籍遍览,喜辩章句,深究其义,探思其源,务求甚解,皆有成就。

莫宣卿以县里年纪最小的“蒙童”,先后参加“童试”和“乡试”,十二岁后被选为秀才及举人,名扬乡里,十七岁参加殿试获中状元,成为广东历史上科举考试的第一个状元。

相关稿件
粤B2-20040141 新出网证(粤)字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10522
版权所有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