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禅城:一展看尽城市变迁 市民忆往昔望未来
  • 来源:佛山学习平台
  • 作者:林晓平
  • 发表时间:2021-09-18 15:50

城市美景缤纷夺目、流光溢彩;千年文脉与繁荣都市共生共融;新地标、大项目将持续涌现……自9月6日对外开放以来,“感受城市变迁·品味岭南名城——佛山市禅城区精品城市规划建设影像展”在市民中引起热烈反响。

本次影像展由佛山市自然资源局禅城分局主办、佛山日报社承办,在亚艺公园禅荷花岛和佛山祖庙博物馆办公大楼一楼展厅同时开展。相较往年,板块内容更为丰富,展示效果更美观大气。

洞悉禅城历史 看见现代繁华

亚艺公园禅荷花岛会场的影像展,不仅展示了禅城的城市格局、绿地环境、道路交通、灯光夜景等城市形象大片,也有季华路、中山桥、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绿岛湖等重要城市节点的美图。

在亚艺公园禅荷花岛,市民驻足观看影像展。(摄影:林晓平)

在筹办期间,影像展主办方还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禅城区老照片及绘画等艺术作品,历经数月,获得了一大批有价值的老照片。

“很多热心市民,用光影定格了一个个城市发展瞬间。”佛山市自然资源局禅城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这过程中,主办方请来相关专家,对历史影像资料进行深入挖掘、鉴别判定。

1933年时的骑楼与街道、2006年的祖庙路、2018年“行通济”盛况……经过层层筛选,一系列老照片增加到展览内容中。通过新旧对比,生动反映出城市的发展轨迹、城市品质的提升历程。

看到丰富的影像画面,市民曾叔不禁想起往事。他说,自己1993年从北京来到禅城工作,心理落差可不小。“当时的禅城,放眼全城,除了一个百花广场,就看不到其他建筑物地标了。”曾叔说。

在曾叔看来,这些年禅城发展日新月异,早已不是当年的景象,而且还建设出自身特色。“道路建设四通八达,市民公园、城市绿化也做得不错,硬件软件提升了很多,越来越宜居,老百姓生活在这里感觉很舒服。”曾叔说。

“20年前,我从公正路搬到城南安家,买菜时发愁没有市场,晚上是听着外面农田的蛙叫声入睡的。”市民罗小姐表示,彼时荒地和农田鱼塘交错的地带,早已换上繁华景象,居民过上了便捷美好的都市生活,享受到城市形态升级成果,让人感慨。

读懂文化底蕴 更爱魅力禅城

聚焦千年文脉与现代都市共生共融的主题,也是本次影像展的特色之一。在现场,市民可看到秋色巡游、“行通济”等文化盛事及文化建筑保护活化项目一系列图片,感受禅城这座岭南名城的深厚文化底蕴。

“一张张图片背后,藏着很多城市发展故事。伴随着每年文化盛事的举办,是城市轨道等基础设施迅速推进,商圈百花齐放,吸引了大量的市民和游客。”佛山市自然资源局禅城分局相关负责人说。

过去几年,佛山市自然资源局禅城分局聚焦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开展了“最佛山·品禅韵”一系列活动。在此次影像展中,主办方以年为轴,也对“最佛山·品禅韵”主要活动进行逐年梳理及展示。

此外,影像展也对禅城区部分未来“人城产文”重磅建设项目进行了展示。

“此次办展,展示了精品城市规划建设最新成果,凸显了禅城在岭南文脉传承、城市环境营造等方面的特色,是对禅城建设精品城区实效的一次检阅,也是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促进功能优化与品质提升的科学理念,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城市升级。”上述负责人表示。

来自佛山市自然资源局禅城分局的党员志愿者向市民介绍展示内容。(摄影:林晓平)

专程来观展的庞先生说,自己是一名在张槎土生土长的农民,后来赶上改革开放东风,“洗脚上楼”,开办纺织厂,还在中心城区置业安家。这些年来,他对城市建设成果展览都颇为关注,这个影像展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我经常到亚艺公园和文华公园散步,公园变得越来越美。这全赖政府部门大手笔投入,不断改造提升,为百姓打造出这么漂亮的公园。不仅是公园,整个城市得到了全方位提升,一大批现代时尚的项目拔地而起。”庞先生说,他对禅城接下来建设精品城区、打造更具含金量的“强中心”充满信心。

来源:佛山市禅城区委宣传部

相关稿件
粤B2-20040141 新出网证(粤)字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10522
版权所有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