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退役军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在12月“退伍季”,羊城晚报·金羊网推出“退役不褪色 建功新时代”系列融媒体报道,讲好退役军人的奋斗故事,以激励广大退役军人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敬请垂注。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侯梦菲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宋金峪
西部高原某地,海拔4500米。缺氧带来的胸闷和头疼,丝毫没有分散广州天海翔航空科技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李裕壮的注意力。他的目光紧盯着地上的那架小飞机。
启动、助跑、起飞,无人机在空中完成各项任务后,稳稳降落。李裕壮悬着的那颗心,也落地了——国内首个在海拔4500米高度起飞、5000米以上高度巡航工作的高原型无人机研制成功!
从青春年少到花甲之年,从边防海岛到高原荒漠,这位“老兵”的目光从未离开过无人机。他把个人的理想追求紧紧融入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的伟大征程,专注于军用无人机领域研发,填补了无人机领域多项空白。
尝军用无人机“头啖汤”
1973年12月28日下午5时,李裕壮乘坐的火车抵达湖南衡阳。19岁的他参军了。李裕壮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受家庭影响,从小他就对国家和军队无比热爱。高中毕业后,他毅然选择参军入伍,服役期间荣立个人三等功和单位集体三等功一次。
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时,空中侦察手段落后造成战友无谓伤亡的场景,深深刺痛着李裕壮。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落后的空中侦察手段。
上世纪九十年代,原广州军区和国防科技大学航天技术系合作成立广州军区彩利航空科技开发中心,李裕壮主动请缨,希望运用实战经验和专业所长,主持开发侦察无人机,尽快提高空中侦察装备水平。
就这样,这位曾服役于高炮部队“打飞机”的军人,打开了无人机的研发之门,勇尝军用无人机的“头啖汤”。
彼时,中国无人机种类不多,发展缓慢,远低于同期国外水平。李裕壮从基础理论学起,带领着研发团队,瞄着无人侦察机最高标准,潜心攻关,反复试验,攻克了当时难度最大的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技术,实现了无人机的完全自主控制;1998年,率先于国内研制出质量轻、质量可靠、载重大、飞行时间长、飞行距离远的无人侦察机,并成功开发车载无人侦察机,填补了我国车载无人机的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坚持为军服务主线不动摇
2001年,已是正团级军官的李裕壮退役,成为全国首批自主择业的军转干部。当时,摆在李裕壮面前的路有很多条:继续留在部队升职、转业做公务员、从事其他更赚钱的工作。但他选择了最难的一条:继续无人机的研发事业。
2006年,他创办了广州天海翔航空科技公司,这是当时国内第一家从事侦察无人机研制的民营企业。民营企业不同于大型国有航空企业,搞飞机验证没有任何专业配套的检测设备,为达到军用标准、无人机的性能指标,只能经历成千上万次的飞行检验,企业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
“无人侦察机服务于实战,产品质量必须过硬!”李裕壮说,为了解决资金紧缺问题,试验经费都是自己垫、找朋友借和贷款而来,但还是难以维持庞大的项目科研、场地租金、员工工资和日常运转开支,公司负债最多的时候超过几千万元。在经营最困难的时候,他曾与老父亲商量:万一研发失败,就卖掉家里的老房子抵还债务,他甚至有过卖掉公司去还款的念头。
从部队中来,就要回报部队!无论再难,他始终怀着对军队的深厚感情,带领团队坚持为军服务这条主线不动摇。十几年的坚守和付出,公司在业内逐步打造出过硬的无人机品牌。
花甲之年登高原研发
为了无人机事业,李裕壮埋头研发试验,常年奔波在外。从40℃高温到零下43℃低温,再到阵风7级、风雪交加的环境,历经无数次可靠性试验试飞,李裕壮带领团队将无人机从第一代升级到目前的第七代,多次突破无人机关键技术。
公司的每一次试验试飞,李裕壮从不缺席——
2013年,公司研制出国内首个两栖型无人机。为使无人机满足防湿热、防霉菌、防盐雾、防水的要求,他亲自带队到南方海洋的湿热环境中开展无人机测试试验,在颠簸的海浪中观察无人机海上发射的每一个流程。
2015年,公司研制出国内首个高原型无人机。61岁的他两次带队到海拔5000米以上地区进行实地试验测试,每次试验都在半个月以上,他硬是背着氧气瓶坚持了下来。
目前,公司研发的产品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项,创造了国内航空界九个“第一”,填补了无人机领域多项空白,为推动高新装备跨越式发展作出了贡献。
今年已经67岁的李裕壮仍干劲十足。“我这一辈子就只想做好这架小飞机。”他说,作为一名退役军人,能为国防建设和军队发展做点事,自己很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