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宙辉 通讯员 粤文旅宣
今年国庆黄金周,广东的美丽乡村迎来四方游客。游客乐享自然山水与乡村文化,更感受到乡村文化和旅游融合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受益于文旅的进一步融合,村民的旅游收入日益增长,乡村越建越美。其中,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开展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与旅游服务中心融合发展(以下简称“两中心融合”),在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功能服务提质增效方面,作出了有温度、接地气的创新与尝试,助力广东乡村故事越讲越好。
创新尝试首推“两中心融合”
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包括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是根植于最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包含党史教育、村史展示、图书阅读等,在丰富村民业余生活的同时,也为乡村点亮了文化之灯。旅游服务中心包括旅游集散中心与旅游咨询中心,是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游客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这两个中心如何融合,发挥最大的公约数效能,文旅部门为此进行了认真调研。
推动“两中心融合”,是全国首个在省域范围中,依托现有庞大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将旅游公共服务功能融入其中的创新尝试。此项工作从一开始便与文旅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实现了有机衔接。
2020年,广东启动“两中心融合”试点。各地将“两中心融合”选点于交通相对便利、人流量较大、较为显著的位置,通过设施、功能、服务和人员的完善与整合,优先利用村祠堂、村史馆、文化旅游景点等人流集聚区域建设。
计划建300个两中心融合点
为了做好“两中心融合”试点开展,广东从政策、资金等方面进行了帮扶。从2020年3月开始,全省173个“两中心融合”试点工作全面铺开。在资金扶持方面,2020年-2021年,省级财政共投入资金1632万元,对试点单位给予补助;市县根据实际统筹和配套相关资金,结合乡村振兴工作,合力推动。
省文化和旅游厅还创新性开发设施管理系统,将中心位置、功能、服务项目、服务人数等一一录入。除“两中心融合”以外,该管理系统更涵盖“粤书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有效整合省内文化资源,目前录入单位接近3万个。
此外,多方参与共建,是“两中心融合”的一大特色。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引导全民参与、社会共建,统筹文体协管员、“三支一扶”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村官、文化旅游志愿者等专兼职从事中心管理服务工作;在节假日期间举办具有乡村特色的文化旅游活动,鼓励景点、民宿、土特产销售等旅游运营管理参与中心咨询公共服务,弥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服务效能短板,持续推动“两中心融合”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广东将计划再建60-70个试点,并在文化和旅游特色村、乡村旅游重点村等乡村旅游发展良好的地区打造示范点,力争在三年内全省“两中心融合”点总量达到300个。
典型案例
“两中心融合”试点 焕发乡村生活新气象
焕新乡村风貌、助力乡村旅游……173个“两中心融合”试点春风化雨,正在焕发广东乡村生活新气象。
广州市从化区莲麻村是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典型代表。在发展乡村旅游后,莲麻村民人均收入从2015年的1.56万元增长至2020年的3.3万元,集体收入从28.5万元增长426%达到150万元;2019年接待游客约73.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3000万元。莲麻村开展“两中心融合”试点工作,为乡村旅游发展如虎添翼,环境的改善、设施的升级改造都为莲麻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江门市京梅村是蔡李佛文化的发源地和蔡李佛拳派始祖陈享的故乡。近年来,京梅村将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升级“两中心”,新建蔡李佛文化中心,将村内太福陈公祠改建成农家书屋,并计划在蔡李佛文创旗舰店内打造“粤书吧”,将蔡李佛文化中心、农家书屋、“粤书吧”与游客服务中心串联成线,进一步提升了京梅村的文化品位。
数说
●目前,全省首批共有173个文化和旅游服务中心开展试点建设工作。据初步估算,预计全省试点年均接待游客将超过133.8万人次。
●目前,全省共建成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614个、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5921个,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基本实现省、市、县、镇、村五级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