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谭铮
12月5日至6日,“2021从都国际论坛”在广州从化举行。今年的会议主题是“多边主义2.0版——后疫情时代的全球合作”。“多边主义2.0版”到底是什么?它和1.0版本的多边主义有什么不同?出席会议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座教授、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接受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专访,给出了他的答案。
中国版本为解决问题而存在
“我觉得‘多边主义2.0版’的概念提得非常好。”在解读本届论坛主题时,郑永年说,近年来,我们与西方的多边主义产生了许多不同,我们展示了自己版本的多边主义。郑永年指出,虽然中国最开始接触的是西方的多边主义,但逐渐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形成了“中国版本”的多边主义:“我们的多边主义,是针对事情、为解决问题而存在的。”
郑永年分析指出,像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金砖国家间合作的不断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倡议筹建等,都展现了中国维护和发展多边主义的努力:“中国的多边主义有几个特点:首先是‘多边’的;其次,针对问题,为共同解决面临的挑战而存在;第三,我们的多边主义是开放与包容的,任何国家都可以来参与。所以说,我们践行的是新型的多边主义,与西方国家1.0版、针对第三国的多边主义不一样。”
郑永年认为,中国发展与维护的多边主义,方向是正确的。他说,毋庸置疑,新冠肺炎、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都是人类公敌,都需要多边主义来发挥作用。他认为,当前的国际秩序架构,是基于传统地缘政治和传统安全观之上的:“我们迫切需要新型的多边主义和新型的国际秩序。”
大国在全球合作中要有担当
在采访中,郑永年谈到了全球合作中的大国责任。关于全球疫苗分配不均的问题,他表示,在全球公共产品方面,大国一定要负责任、多提供一点:“面对全球公共之恶(global public bads),大国需要肩负更多的责任。”
在近日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中国郑重承诺,将再向非方提供10亿剂新冠疫苗。郑永年认为,这正是大国彰显其担当的表现:“中国与非洲的交往已经走出一条路。”郑永年表示,在非洲,中国除了援建道路、桥梁等,还援建了医疗设施、体育场馆与学校等基础设施。在郑永年看来,中国正在把过去数十年自身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获得的有效经验分享给非洲国家。
谈及当下某些对中非合作的舆论,郑永年提醒,我们应清晰地认识到,对中国心存恶意的西方人毕竟是少数:“善意的批评也要接受,走自己的路,不要怕别人指手画脚,也不要因此受到影响。中非关系由中非说了算,别人说了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