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25日,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海洋考古创新团队联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河源市博物馆,首次组成南方海洋考古创新团队,共同在广东省河源市万绿湖开展为期20多天的水下考古勘测装备应用试验工作,拟通过该试验,进一步实现海洋考古多种勘测技术的整合,同时对被万绿湖湖水长期淹没的粤赣古驿道河源段进行全方位水下勘测,以探明粤赣古驿道的水下“家底”和水下线路走向。11月16日,该项勘测工作已结束,经过初步分析判断,可以证实万绿湖水下被淹没的8处古墟,原是一个完整的水陆相连的“鱼米之乡”
扫测水下面积近7000万平方米
据南方海洋考古创新团队技术总监张松介绍,在万绿湖开展的为期20多天的水下考古勘测装备应用试验工作中,其团队依据历史记载,利用实验室科考平台提供的水下旁扫声呐(二维)、多波束水下扫描仪(三维)等设备,对被湖水淹没的东源县新回龙镇古岭、老回龙和锡场镇的立溪、老锡场,新港镇的南湖,涧头镇的东坝与龙利以及双江镇的桥头等8个历史古墟的水下分布区进行高分辨率扫测,扫测面积近7000万平方米,其中还扫测了水下古驿道558.8万平方米,至此,万绿湖湖底8处古墟同时“浮”出了水面,其真实面纱从此被揭开。张松称,考古团队依据水下高分辨率地形测绘,以及结合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对万绿湖水下古村落的结构和布局进行了初步分析判断,可以证实万绿湖水下被淹没的8处古墟,原是一个完整的水陆相连的“鱼米之乡”,而粤赣古驿道河源万绿湖水下段,古时则属于一条纵横交错、呈网状分布的水陆联运的古驿道。
发现5处新石器晚期古人类活动遗迹
记者从南方海洋考古创新团队提供蛙人拍摄的部分水下照片可以看出,被淹没在水下的新港镇南湖古墟,一条条古驿道在湖底若隐若现,纵横交错,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其中与一条古驿道相连接的一座古木桥,该桥桥面和菱形结构的桥栏,其木质材料在水底下浸泡了60余年,至今不腐不烂,整座桥梁保存完好,据蛙人在水下初步勘测,该桥桥面长约7.5米、宽约2.5米,是粤赣古驿道水下段南北主线走向的一部分。而在锡场镇的老锡场古墟和立溪古墟周边,一座座在水下未拆除的古建筑,其青砖结构的楼阁清晰可见,座座古建筑在水下岿然不动,这些不见天日的众多古建筑,形成了平时难得一见的水下博物馆。
据河源市博物馆馆长杜衍礼介绍,万绿湖库区自古以来就有人类居住和生活。在这次水下勘测和文物考古过程中,南方海洋考古创新团队在水位下降的万绿湖畔,又先后发现了5处新石器晚期古人类活动遗迹。在锡场镇老中学附近的河滩上首次发现了新石器晚期的石锛、圆形石器和零碎陶片;在新港镇斗背村斗凹古驿道入水口处和奇松岛、锡场镇长江村对面的一个孤岛以及立溪村的一个无名荒岛5处地方均新发现了石锛、石箭镞等新石器晚期的石器。万绿湖畔大量古文物的出土,佐证了古人类在万绿湖区域生活的活动踪迹。杜衍礼称,2021年上半年,粤北文物考古工作站(河源站)工作人员先后在东源县新港镇杨梅村、新回龙镇南山村和高水村等地进行田野调查走访时,也采集和发现有新石器晚期古文物。截至目前,万绿湖水域片区先后有8处新石器晚期古人类活动遗迹发现点,古人类足迹遍布万绿湖周边乡镇。
对研究万绿湖水下古驿道具有科考价值
杜衍礼称,新丰江是东江水系的最大支流,发源于新丰县玉田点兵,自西向南经河源市区流入东江,全河长163公里,集雨面积5813平方公里。20世纪50年代建设这一人工湖时,新丰江流域的人民群众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水库蓄水时淹没面积390平方公里,其中12000公顷稻田和28333公顷山林被湖水完全淹没,同时有23091户94311名库区群众迁移到韶关、惠州及河源各地村镇,此外还有15524人虽未移民,但土地被淹没而从山脚迁到山腰居住。截至目前,库区内仍遗留有6个镇共7万多移民。曾号称河源“鱼米之乡”的地方——新丰江流域上的南湖,变成了万顷平湖。
“或许在古代的江西瓷都景德镇,其陶瓷之所以扬名海内外,很有可能是古人通过粤赣古驿道这一水陆相融的中转站,将瓷器源源不断地运往国内外销售”,杜衍礼告诉记者,众多古文物的出土,进一步佐证了古人类在河源早已傍水而居,其时的水路与陆路交通运输网相当发达。
“万绿湖水下粤赣古驿道的勘测以及各类文物的相继发掘出土,对今后研究万绿湖水下古驿道具有重要的科考价值。”杜衍礼称,从这次水下文物勘测和文物考古结果来看,新丰江库区自古以来物产丰富,大量幸存水下而未毁的古驿道,进一步佐证了河源古河道的繁华与喧嚣,这些人类历史遗留下来的古道,既是驿道也是商道,古人依靠新丰江、东江内河入海,也充分佐证了先人曾经参与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
(作者单位: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