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丹阳 孙晶 通讯员 周小莉
已过知天命之年的郭大强,光头,白须,一袭白衫,双眼炯炯有神。作为广州箫笛制作世家的第三代传人,郭大强不仅是“郭氏粤声”笛箫制作的第三代掌门人,同时也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州箫笛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我外公做箫笛,我爸做这个,我也做这个。”郭大强对羊城晚报记者说。
接触箫笛超过了30年,在新时代怎么做好传承?如何承上启下?郭大强认为,传承不单是箫笛做得好不好的问题。箫笛不止是乐器,不只要去比赛或上台表演,更重要的是用来修身养性,陶冶性情,要将体现文人精神和中华民族的精气神的箫笛文化传承给后代。
广州箫笛制作技艺第二代传承人郭汝灼
30多年三次转型创新
作为60后,3岁时,土生土长的广州人郭大强就跟着爸爸去制作箫笛的工厂。8岁时,身为长子,也是三个孩子中最调皮的他,开始学吹笛子。
上世纪80年代,高中毕业的郭大强最开始是跟着改革开放的商海大潮,跟同学一起在广州夜市贩卖CD。再后来,随着民族乐器兴起,性格活泼、爱交朋友的他回到家里负责郭氏箫笛的外联和市场销售。
郭大强回忆说,早在30多年前,郭氏箫笛就已通过琴行到海外销售。他回忆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郭氏箫笛”,包括当时南方大厦、友谊商店等几家就分销出去不少郭氏的箫笛到欧美和东南亚。
在做市场的同时,郭大强又开始自我提升去拜师学艺,深入学习箫笛技艺。
10年后的2000年,对市场敏锐的郭大强发觉面向普通大众的箫笛销售市场已日趋饱和成为“红海”,就将箫笛目标客户转向全国音乐学院的专业客户。
那十年里,郭大强靠着韧劲,走南闯北,从沈阳到上海再到厦门,把全国的音乐学院基本上都跑遍,也让来自广州的箫笛出现在了全国最专业的舞台,包括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
从普众市场到专业用户市场再到收藏品,到2010年,郭大强再次决定转向新赛道,走高端箫笛藏品市场。在30多年里,郭大强经历了三次转型创新。
广州箫笛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郭大强
打造“行走的非遗”来“破圈”
传承不单只是传承技艺,更重要的是传承文化。
尤其在2010年之后,郭大强认识了不少爱好传统文化的朋友,就觉得“箫不再是箫”,要将箫笛背后的文化传承,时不我待。
于是,这几年,郭大强的计划是非遗的文化精神进校园。他计划开设非遗学院,从小众群体到大众,通过文创产品、产教融合,来真正实现在年轻人中的“破圈”,传播中华文化上去。
此外,在广州永庆坊,他和伙伴们推出“行走的非遗”,计划通过年轻人喜欢的柠檬茶饮入手,让年轻人了解什么是笛什么是箫。
郭大强介绍,会把一些箫笛文化,包括非遗用的东西印在上面,让年轻人可以边走边喝,“破圈”传播来。
“制作也好,演奏也好,我都经历过了。”郭大强说,接触箫笛30多年后,他觉得如果自己再进入这两板块,还是跳不出一个工匠角色,而他想做的传承,除了技巧传承,更重要的是文化精神的传播。
“像我爸一样,做了70多年的箫笛,他专注一生就是做好箫笛。”郭大强说,父亲有三点对他影响最深:一是坚持,二是淳朴,三是对人真心的付出。
“无论对家庭对朋友,他都是付出真心。其实我要去传承这种感觉,要沉下来专注做事。”郭大强说。
传承就要跟上时代步伐
过去的30年中,为什么要不断创新提升?不断转换赛道?
“如果我们真的只做生意,赚的会比现在多。”郭大强说,其实很多人觉得他爸爸不适合做生意,他也不适合做生意,他们选择箫笛,更重要的是为了传承。
郭大强说,在传承的路上,父亲给了他很重要的精神上的支持。每一次的选择,父亲都支持,没有反对过,只是叮嘱他,“不要走歪路。”
而传承就要跟上时代步伐。郭大强笑说,他也看B站和视频号,尝试线上传播,可以跟90后的那些小朋友一起玩。
但是郭大强坦言,他与下一代的传承跟以前爸爸跟他之间的传承不一样。
“我爸做箫笛是为了谋生,我这一代是选择,到了下一代已经不是选择,而是兴趣。”郭大强说,每一个年代都有每一个年代的传承方式,现在的年轻人要温和引导,“他不信你这一套,一定要撞了南墙才知道。”
对话:
最希望后辈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到全世界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晶 王丹阳 通讯员 周小莉
作为广州箫笛制作技艺第二代传承人郭汝灼如何看待子女的传承?在采访中,83岁高龄的郭汝灼即兴演奏了一段吹箫,自豪地说:“吹箫吹笛都可以练气,对身体好。我现在的气还是足的,可以吹一个特别长的音。”从事箫笛制作技艺六十多年的郭汝灼难掩对箫笛的热爱,而谈起长子郭大强的接班,他频频点头表示满意;“我最希望他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遍全世界。”
羊城晚报:上世纪六十年代,作为广州箫笛制作技艺第二代传承人,你进入岭南箫笛乐器厂,并担任该厂“广东乐器研究室”的主要技术员。六十多年来,你一直坚守着箫笛的制作,你认为传承最重要的是什么?
郭汝灼:传承肯定要能沉下心,吃得苦,而且要用心。我的手在制作箫笛的时候受过伤,现在右手手掌失去知觉,但是我从来没有放弃过制作箫笛的梦想。
1970年,岭南箫管生产合作社更名为岭南管乐厂,职工200多人,逐渐发展为机械化和半自动化生产,产品花式共有100多种。那时候是广州箫笛生产的鼎盛时期。但是,随着文艺宣传队返回原生产单位,乐器行业产量减少,到上世纪80年代末,广州最后一家制笛工厂关闭。
当时许多箫笛制作工人纷纷转行,也有老师傅退休。当时只有我一人坚守箫笛制作技艺,后来,我转入惠福西路白薇街竹篙巷,仍然从事传统手工箫笛制作。
为了更好地传承这门传统艺术,我将箫笛制作技艺传授给儿子郭大强、郭大民及女儿珊珊。最令我欣慰的是,孩子们一步步坚持,现在广州箫笛制作技艺开始在他们手中发扬光大。
羊城晚报:你如何看待传承中的创新精神?
郭汝灼:传承离不开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一开始,广州的箫笛也有一些问题。我在1963年率先研制出“木质箫笛系列”和“半音键改良中国笛”,并组建了岭南管乐厂笛子乐队。3年后,我有感于笛子品种仅限于中高音,还与音乐家陈芳德等专家合作制作了长1.8米的重量级低音横笛,创下了业界新纪录。这种不断创新的快乐让我对制作箫笛更有信心,也更加全情投入其中。
羊城晚报:现在儿子郭大强接班,你是否满意,你对孩子的传承最大的希望是什么?
郭汝灼:我们厂当年箫笛就畅销海外市场,中国人对箫笛有很深的文化认同。2008年,由广州市越秀区申报的广州箫笛制作技艺入选第一批“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入选第三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很自豪的是,儿子郭大强在接班后,并没有让广州箫笛走向式微,而是令它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我最希望后辈们能将这些优秀的传统中国文化传播到全世界。
总策划:刘海陵 林海利
总统筹:孙璇 吴江
执行:孙晶 李卉 赵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