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讯 记者李焕坤、通讯员荔宣摄影报道:一百多年前,一方方小小的戏画被当作“广州手信”漂洋过海,刮起“中国风”;一百多年后,它们回归故里珍藏展示,向人们讲述当年事,再续粤韵情。10月21日,由广州市荔湾区文广旅体局、粤剧艺术博物馆主办的《百画梨园——粤剧艺术博物馆藏戏曲外销画展》开展,带领观众品读百余年前的画中故事、戏里乾坤。
奏乐人物菩提叶画 (19世纪)
展览位于粤剧艺术博物馆负一层,共展出19世纪戏曲题材外销画100余幅,通过“戏画同盛”“画中梨园”“角色行当”“曲尽其妙”四部分讲述外销戏画的兴起背景、戏画中的精彩故事、角色行当以及曲艺活动。
“刘金定斩四门”戏曲故事通草画 (19世纪)
策展人张晨向记者介绍,展览历经三年时间的收藏积累和整理研究,展出多件精品:比如19世纪的水墨纸本线描戏曲人物故事图册,涵盖了传统例戏、水浒戏、粤剧武技三种,是当时画工制作通草画的图样集锦;“六国大封相”戏曲人物故事纹贝雕,在贝壳之上刻画了人物众多、排场宏大的《六国大封相》粤剧传统例戏,栩栩如生、技艺精湛。
“世父夺玺”纸本水彩画 (19世纪)
张晨表示,对戏曲外销画的收集和展览,可以给时人多一个角度看见18、19世纪的粤剧艺术,“现在流传下来的对于那段时期粤剧艺术的记录大部分是文字,戏曲外销画则可以生动真实反映当时粤剧之繁盛。”
【新闻加点料】
18、19世纪的广州是东西方贸易、文化汇聚之地,大量戏班随着各省的商贸活动到来,掀起演戏的热潮。戏船在河网交错的珠江水系穿行,所至之处留下红船子弟演戏的身影;乡野中搭起戏棚,“睇大戏”成为乡村民众最隆重的娱乐方式。与此同时,广州的画师们学习掌握了西画技法,他们以戏曲故事和演出场景为题材,创作出形式丰富的玻璃画、通草画、纸本水彩画、菩提叶画等。戏班演戏、民众看戏、画工画戏交织出一派盛景,精美的戏曲外销画漂洋过海,在海外扬起“中国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