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宙辉 通讯员 何旋 周雨晴
图/主办方提供
2021年适逢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古斯塔夫·马勒诞辰110周年,广州大剧院与星海音乐厅携手推出“2021马勒作品展演”,“马勒潮”席卷羊城。
展演期间,广州大剧院联合星海音乐厅、广州交响乐团、广州市少年宫,策划一系列马勒纪念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地让观众进入马勒的世界。
“马勒小屋:阿璞绘读马勒作品展”是该系列活动的重头戏之一,于9月19日正式开幕,展出由广州已故“天才”画家陈元璞所创作的近百幅马勒音乐画作,带领广州市民、乐迷走近这位古典音乐巨擘,发现他们眼中的马勒。
“马勒小屋:阿璞绘读马勒作品展”现场
跨越百年的小屋“对话”
在百年前的湖畔小屋,马勒写下回响百年的深刻旋律;而在百年后广州老城的西华路小屋,一位羊城少年画下他对马勒音乐的思考。
本次“马勒小屋:阿璞绘读马勒作品展”展出由阿璞创作的近百幅马勒音乐画作,阿璞用手中的画笔描绘不平凡的生命历程,将古典音乐转化成生命律动的线条与色彩,马勒深奥的音乐巨作及其中的伟大精神跃然纸上。
观众参观阿璞的作品
马勒是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交响音乐的代表人物,因其艺术创造性与深刻的作品内涵,成为具有时代气质与精神的作曲家。作为马勒的精神象征之一,马勒的小屋陪伴马勒走过他的创作岁月,见证其《第二交响曲》《第三交响曲》《大地之歌》等伟大作品的诞生,也见证马勒对生命哲理愈渐深刻的追求。这种对生命意义的追寻,点燃远在时空之外的广州画家阿璞。
阿璞是个古典乐发烧友,偶然的经历让他闯入古典音乐的世界。他饱经生活的洗礼,却潜心绘画,在广州西华路的小屋里,完成4000多幅西方古典音乐画作,而马勒是对他影响最为深远的作曲家。阿璞将其个人命运与马勒的音乐相应和,用画笔记录他内心的音乐世界。
阿璞的作品
绘画与音乐相同,是人对内心感情、体验、思考的表达。本次展览以马勒十部交响曲与艺术歌曲为线索,通过阿璞灵动的笔触,展现马勒音乐的气度。笔触的细腻与狂放,呼应节奏的舒缓与紧张,构图的稳重与动感,表现进行的稳定或自由。
阿璞的画线条各有其走向,能够从中拆分出无数矛盾和冲突,与马勒音乐中一种巨大的、深远的、难以化解的矛盾感相呼应,产生一种复杂的生命之美。马勒不会认识这位生于百年之后的广州男孩,但人类的情感彼此相通。这种情感超越经验与年龄,超越性别与人种,超越时间与空间。
拉近市民与古典乐距离
阿璞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他在古典音乐中找到自我,他的画作也为广州市民认识古典音乐,提供新的角度。正如策展人周鲒在展览前言所提及:“马勒说自己的交响曲不只是一段人生,并且要将宇宙万物包含其中。阅读马勒是否就变得这么晦涩呢?在阿璞这里我们看见另一条道,这条路简单之极,每一个人只要干干净净,安安静静,便看得清清楚楚。”阿璞的精神感动了来参观展览的市民游客。
发布会现场
为了拉近市民与古典乐的距离,广州大剧院推出“110年后的马勒,你听懂了吗?”二维码交互活动,将由广州交响乐团演奏的马勒《第一交响曲》至《第十交响曲》,配以阿璞的画作与普及性文字,浓缩于一张“二维码”中,利用“二维码”体积小、容量大、传播力强的特点,拓宽艺术普及边界,全方位塑造立体的马勒,让人听懂马勒,看懂马勒,读懂马勒。
《马勒第三交响曲》演出现场
马勒的交响乐作品,对于每个交响乐团来说都是难以攀登的一座座高峰。9月19日晚,著名指挥家俞峰携手宁波交响乐团演绎《马勒第三交响曲》演出发布会同时举行,一众古典音乐名家与羊城观众近距离分享马勒作品中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哲学思考。
《马勒第三交响曲》中有一段银铃般清澈悦乐的童声合唱,由广州大剧院童声合唱团担当。在发布仪式现场,“广童”以德语演唱其中片段,宣告演出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