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磊 通讯员 李曼霞
红色经典的魅力何在?同样是书写红色题材,南方、北方的红色经典又有何异同?
8月8日,由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南方报业289艺术、广州文艺志愿者协会联合主办的广州文艺市民空间“大师下午茶”活动于线上举办。
本期活动邀请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广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鲍十,以“中国红色文学漫谈”为主题进行交流与分享。
鲍十在文学创作领域深耕多年,著有中短篇小说集《拜庄》,长篇小说《痴迷》、《好运之年》等。作品被多种选刊选载或收入各种年度选本,中篇代表作《纪念》曾被导演张艺谋改编成电影《我的父亲母亲》。
红色经典为何经久不衰?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中,涌现出一部又一部反映时代、激励人心的红色经典。尽管时代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但这些经典作品仍具有传世价值。
鲍十认为,红色经典“一方面能够帮助我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重温过去的艰苦斗争与辉煌成就;而另一方面,读者也可以从中学习到写作与表达技巧,不断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和文化修养。”
少年时代,鲍十便阅读大量文学作品。他将这段阅读过程比喻为“吃书”:“我生长在农村,没有图书馆,只能从别处借书,本村借完就去外村,走十几里路不在话下。”因为着急归还,借来的书籍他都如饥似渴地在几天之内快速“吃完”。
“红色经典带给我最初的文学启蒙”。鲍十介绍道,他最开始阅读的红色文学包括刘流的《烈火金刚》、柳青的《铜墙铁壁》等小说。“小说中的英雄事迹带给我极大的精神触动”,从这些小说中,鲍十不仅了解了形象化的历史事件,还形成对于文学的最初兴趣。
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与冬妮娅的美好形象让鲍十深受感动。他认为,红色经典在展示特定历史事件或英雄事迹之外,往往还能把握人类共通的美好情感,给读者以触动。“这也是它们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南方、北方的红色经典有何异同?
近现代的广东是一片革命热土、文艺沃土。鲍十表示,在红色经典的创作热潮中,广东不仅没有缺席,还贡献多部优秀作品,汇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欧阳山的《三家巷》“不仅代表着广东的文学成就,它对人物的生动刻画、对市井生活的细致描写以及对于革命历史的忠实记录,还使它成为中国红色文学中的经典名作。”
此外,陈残云的《香飘四季》、黄谷柳的《虾球传》以及梁信的《红色娘子军》等作品对革命年代或建设时期进行忠实记录与形象表达,同样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与文学价值。
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鲍十总结出广东文学相比于北方文学的差异:北方文学常常通过激烈的矛盾冲突与戏剧化的情节来吸引读者,而广东的红色文学更加注重生活气息的渲染,因而能够比较全面、深刻地展示出地域风情与人物性情。
当下,如何充分开掘并活化这类资源?对于这一问题,鲍十认为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一方面是保护相关物质遗产,为读者们理解经典、追忆作者创建物质载体,如设立欧阳山纪念馆等;第二,利用新兴文艺形式和现代媒体技术,对以往的红色经典进行二次创作,继续扩大其影响。
谈到目前的创作计划,鲍十介绍道,他最大的愿望就是继《岛叙事》之后,创作以海岛为背景的系列小说。完成这一心愿后,“我还会结合在广州的生活见闻,创作类似于《冼阿芳的事》这种反映广州风土人情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