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花稻花’无人农场水稻直播,现在开始!”随着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一声令下,技术人员正式启动软件程序,一辆无人驾驶水稻播种机按照预设程序和路线,在田里开始水稻播种,并实现自动转弯避障,很快一大片田里就播上了“19香”丝苗米的种子。
这是7月25日,清远市首个“花稻花”无人农场水稻直播演示现场会中的一幕。笔者从清远市获悉,清远携手华南农业大学试点建立了广东省第二个、粤北地区首个“花稻花”无人农场——采用荷花、水稻、油菜花一年四季轮作模式。
耕种管收各环节自动化作业
该无人农场试点项目由华南农业大学技术支持,位于清城区东城街道江埗村,是广清(环霞·龙江源)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区项目之一。目前已整合土地约132亩,未来依托新引进的一批机器人,能在人不进入农场的情况下,自动完成耕、种、管、收无人化作业,努力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的难题。
“无人农场能有效提高作业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土地和肥料农药的利用率,实现全天不间断作业。”罗锡文介绍,除了能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无人化种植在北斗定位信号支持和计算机控制下,实现无人驾驶、自动作业、精准卸播、提高效率,后续还将进行耕种管收4个环节的自动作业全覆盖。
“无人农场”是智慧农业的一种生产方式,是指在人不进入农场的情况下,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机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对农场设施、装备、机械等远程控制、全程自动控制或机器人自主控制,完成所有农场生产作业的一种全天候、全过程、全空间的无人化生产作业模式。主要有耕种管收生产环节全覆盖、机库田间转移作业全自动、自动避障异况停车保安全、作物生产过程实时全监控、智能决策精准作业全无人5大特点,主要依托生物技术、智能农机和信息技术3大技术支持。
项目为何落户清远?罗锡文说,清远的自然禀赋卓越、各级政府部门支持力度大,种植水稻的光、热、水利条件优越,这130亩在2021年只是试点,2022年要在这个基础上做大。“无人农场不等于不需要人,而是意味着需要更高技术、更高素质的人才,我们将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带动教会农民运作。”
整合托管数万亩土地拓宽增收路径
“以建设无人农场为契机,清远将继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方便机械化操作。”清远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总农艺师蔡忆江介绍,无人农场的建设,零碎、小规模的土地难以体现出效果和效率,一般农民也较难操作,因此要探索以托管服务的形式,努力将农村“在耕地”“撂荒地”整合起来,通过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载体进行连片开发、规模化经营。
“通过托管的形式,农民有收益,经营主体有效益,有利于先进智能化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蔡忆江介绍,清远市农业农村部门联合供销合作社已在全市各地积极探索创新社会化服务方式,采取土地托管等土地流转形式,把部分不愿耕种或无能力耕种农民的土地托给种植大户、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并由其代为耕种管理。
目前已整合托管土地数万亩,而释放出来的农村劳动力可进一步拓展就业增收的路径,转型新型职业农民,并可获得土地租金、经营分红等收入。
清远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清远将逐步推进“无人农场”生产方式的中试、熟化及推广,在试点和探索中逐步扩大示范面积,从而形成适宜清远乃至广东水稻生产的无人农场成套技术及装备技术体系在清远水稻种植区推广应用,并提升自身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水平,努力打造成农业种植托管服务示范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