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记者 施沛霖 徐炜伦
图/张飞宇(另署名除外)
回望历史,近代岭南文化因纳四海先风,不断生长,发展出兼容并蓄的独特姿态。近百年间,在西风东渐之下,岭南建筑博采众长,洋为中用,在广州这座商贸重地,留下了丰富精彩的城市记忆。
如果说广州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建筑博物馆,那么这些风格多样的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就是当中的珍贵藏品,有的光彩夺目,有的仍明珠蒙尘,它们的独特美感,全凭观者的慧眼发现。
在广州,有一群深爱着这些建筑的人们,他们或用数字化的方式,将历史建筑“珍藏”于“广州历史建筑地图”中;或以讲座或展览形式,向大众讲述这些建筑的前世今生;也有藏家收藏与历史建筑相关的图像、文献、建筑构件等,让它们的种种风貌留存于世。
专家说
受访嘉宾●张智敏
建筑历史与理论博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方舆丈量创始人,主要从事建筑及城市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研究及实践。
近期主持和参与了广州、佛山、东莞、珠海、汕头、杭州、成都、宁波等城市的历史建筑数字化保护与活化利用的实践。
用数字化留存广州历史建筑的美好风貌
徜徉在广州西关、东山等地,你可能会被一幢幢外形美观、带着历史沧桑感的建筑所吸引。当你抬头欣赏它们充满美感的建筑细节时,你是否知道,它们可能隐藏着一段令人唏嘘的往事或不为人知的辉煌历史。
在广州,一份囊括了广州800多处历史建筑详尽信息的“广州历史建筑地图”,已可供市民、游客在手机上随时查阅。打开这份地图,点击地图中的历史建筑点位,相应建筑的地理位置、照片图册、建筑简介、三维模型等信息便立即呈现眼前,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也徐徐展开,令人不由得感叹:原来在广州的寻常街巷中,竟有如此丰富的历史沉淀、如此细腻的城市肌理。
它们,便是历史留给广州的宝贵礼物。
羊城晚报记者:“广州历史建筑地图”一目了然地向人们展示了广州历史建筑的现状。广州历史建筑有何特点?
张智敏:谈到“广州历史建筑地图”,首先要说明的是,历史建筑不是一个泛指而是一个特指的概念。历史建筑是受法律保护的、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目前,广州市共公布了六批、合共815处历史建筑的名单。
广州历史建筑的一大特点是时间跨度很大,从清代直到1980年代末期。你可能没想到,历史建筑不一定就是老房子,像花园酒店、中国大酒店、广交会旧址等都属于历史建筑。
历史建筑的第二个特点是风格多样,既有传统的广府地区的祠堂、民居、园林,有广州一口通商以来中西结合、甚至纯西洋的建筑,也有民国时期由本土设计师设计建造的建筑,还包括新中国建立后到上世纪80年代陆续建造的现代建筑。建筑的多样性充分体现了广州兼容并蓄的城市特征。
历史建筑的第三个特点,是类型丰富,分布广泛。既有传统宗祠、村落遗产、也有大型的公共建筑、工业遗产等,如海珠桥、珠江大桥等,也在名单之列。
除了历史建筑,广州还有大量的建筑遗产如六榕寺、光塔寺、 中山纪念堂等,它们属文物建筑,我们也希望把它们纳入到广州建筑遗产地图里。文物建筑的数字化,对日后的修复或有可能的重建,意义十分重大。
值得一提的是,历史建筑与文物建筑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历史建筑重在保护、利用和活化,需要跟现代生活产生更多的关联。不少历史建筑群经过活化,已形成有活力、有情调的街区,这也是“老城市、新活力”的最佳例证。
羊城晚报记者:作为“广州历史建筑地图”平台开发团队的负责人,您希望以何种方式保护历史建筑?
张智敏:“广州历史建筑地图”是由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下属的广州市岭南建筑研究中心及方舆丈量团队开发的。
现在,市民或游客在路上只要看到“广州历史建筑”的牌子,用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就能马上看到这幢建筑的详细图文介绍界面,这种互动体验即时、有趣,令人对历史建筑产生了深刻印象。
作为从事建筑及城市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研究者,我们希望能保存各年代、各时期的代表性建筑和设计,把它们纳入城市记忆的范畴。没有谁能一一“收藏”历史建筑,但我们能通过数字化技术,让固态的建筑遗产“活起来”,让大众通过3D模型、动画等形式了解历史建筑的前世今生和今后的发展。这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修复也有重要意义。
在我们的城市发展中,有些建筑已在生活中消隐或逐渐被人们遗忘,我们做这个历史建筑地图的目的,是希望唤起市民对身边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的关注,去发现身边的城市历史、建筑之美。
近代岭南建筑风格重在兼容并蓄
近代岭南建筑具有博采众长、兼容并蓄的鲜明风格,其中,中西合璧、临街而立的骑楼和洋为中用、清幽宁静的洋房是西风东渐下较有代表性的两个建筑类型。
在荔湾、越秀、海珠等老城区,骑楼仍处处可见。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风雨,可以避风雨、防日晒的骑楼,仍鲜活地存在于广州人的生活中,在那半掩的窗扇后,岁月如水般流淌而过。
而绿荫掩映下的广州老洋房,大多兴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东山著名的五大侨园便是在此时兴建的。今年3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园向公众开放,让更多人领略到了东山洋房的魅力。简园原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琴石的产业,曾是德国领事馆,后成为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的公馆。1923年6月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期间,中共三大代表毛泽东常在会议休会时到简园拜访谭延闿,争取他支持国共合作。
时光流逝,如今这些老建筑既承载着温热的人间烟火,也裹挟着历史的尘烟和故事,随着时间推移,其价值越发凸显。
羊城晚报记者:近代岭南建筑博采众长的特点是如何形成的?体现了广州怎样的城市特征?
张智敏:历史上广州一直是一个开放的城市,但广州城对外交往的高光时刻,是从乾隆年间一口通商开始的。
在开放的城市格局下、千年商都的商业气息熏陶下、海洋文化的影响下,广州人易于接受外来事物,不拘泥于约定俗成的准则,敢于开拓和创新,文化上具开放性、包容性、实用性和创新性。近代岭南建筑文化不但有对古代岭南建筑文化的继承创新,也有对西方建筑文化的吸纳整合,处理手法灵活变通、设计原则实用至上,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兼容并蓄。而这种建筑风格与广州的城市气质是和谐相融的。
羊城晚报记者:现存较完好的广州骑楼街与东山洋房群主要分布在哪些街区?主要建筑风格和特征是什么?
张智敏:广州的骑楼街和东山的洋房,其实是两个比较有意思的建筑类型。骑楼最初从南洋传入,但经过溯源,骑楼的最早原型应该是意大利的敞廊式建筑。广州骑楼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国时期的广州政府,希望把广州建设成一个有标杆意义的近代城市,剔除一些传统城市留下来的弊病,比如马路过于狭窄弯曲,不利于交通等,于是开始拆城墙、建马路的阶段。那么,新的马路应遵循一个什么样的方式来建造?他们发觉骑楼的这种建筑形式非常适应广州本地的气候及社会经济发展,于是大量规划建设骑楼街。上世纪一二十年代,广州兴建了大量的骑楼建筑。
现存广州骑楼的分布,主要在现越秀区、荔湾区及海珠区靠近珠江的区域如南华西路一带,其中最著名的有荔湾区上下九路骑楼街等。一百年前的这一轮骑楼建设,使得广州老城的风貌,在那个时候已形成了初步的框架。总的来说,骑楼具中西结合的鲜明特征。
西风东渐下的第二个建筑类型,就是民国时期的洋房建筑。
1915年,美洲归侨黄葵石较早开始在东山开发房地产,他承领了一片官属荒地,平整后清出四条道路,即今天的龟岗马路及各横路,然后将地块分割出售。随后,一班原籍开平的美国华侨先后到这里购地建房。这是归侨在东山置业的前奏。除了侨商个人外,还有更有实力的开发商介入,将1920年代东山的房地产业推上高潮。除了华侨富商巨贾,不少军政要员也纷纷在此大兴土木。合群路、美华路、达道路、梅花村等地方,是他们兴建别墅公馆的主要地点。
当年的洋房建设以东山为代表,但并不仅限在东山,而是分布在广州好几个区域,荔枝湾畔的昌华街、海珠区龙骧大街等也有民国洋房群。
传统的岭南民居进深很大,采光通风并不好,而民国时期的洋房主要效仿西方独栋式住宅的形式,常有独门庭院、欧式廊柱、出挑的阳台、大采光玻璃窗等。洋房的建筑形式受到西方建筑的影响,但在本地化后,又融入了岭南本土文化和审美喜好,采用了许多中西结合的方式,如使用传统的琉璃瓦、坡屋顶,甚至还有中式的凉亭、屋檐或装饰构件。
西风东渐也体现在建筑构件和室内装饰陈设上。像岭南建筑的代表性窗户样式满洲窗、流行了大半个世纪的花阶砖等,都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并形成一种美学风格。
羊城晚报记者:近代岭南建筑能为广州的城市景观带来什么影响,它们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里?
张智敏:我们希望一个城市能留下属于它自己的记忆,对文物建筑、历史建筑的保护,也是对城市集体记忆的保护。这些建筑并没有因时间久远而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在现代的城市发展中,它们的稀缺性越发凸显。
广州作为一座建城已有2200年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别于新兴的城市之处,正是因为它有深厚的历史沉淀、多种多样的城市面貌、独特的建筑风格。这些风格兼容并蓄的近代岭南建筑,其价值与美感,期待着更多人去发现、去探索。
藏家说
满洲窗:中西方文化交融的载体
受访嘉宾●张永炎
佛山南海丹灶人、仙岗书院博物馆及守一艺术馆创始人、收藏家
“不仅是岭南建筑风格,整个中式建筑风格都有着非凡的魅力。”从小在古村中长大的张永炎向羊城晚报记者感叹,收藏古建筑构件的经历令他深刻地体会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
上世纪90年代,张永炎开始收藏各类古物,后来转向岭南古建筑构件的收藏,主要藏品为“三雕两塑”(即木雕、砖雕、石雕、灰塑、陶塑),亦藏有满洲窗、刺绣等富有岭南特色的古物,现有藏品七千余件。张永炎向记者表示,起初接触藏品时纯粹是为了好奇,后来才领悟到它们的历史意义,因此重心转向古建筑构件的收藏。
张永炎的妻子是南海的龙舟说唱传承人,从事粤剧、戏剧工作,一家人都有对传承非遗等传统文化的责任感。2016年,在响应建设美丽乡村的号召下,张永炎在历史底蕴深厚的仙岗村创办了仙岗书院博物馆,2017年打造守一艺术馆,将部分藏品组合并展示出来。
在张永炎的众多收藏门类中,满洲窗是最能代表中西文化融合的岭南建筑装饰元素。清中期起,岭南地区对外贸易日益频繁,更多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广府人对外来事物的包容也加速了中西文化的交汇兼容,色彩斑斓的满洲窗便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一度引领了岭南建筑装饰风格的潮流。
满洲窗可追溯至清乾隆时期
羊城晚报记者:满洲窗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
张永炎:大概有两个原因促使满洲窗的诞生:一是清朝乾隆时期,清廷遣派了八旗兵驻粤,满族人传统窗户样式的装饰风格传入岭南;二是清朝时期,广州作为通商口岸,对外贸易不断扩大,西方的彩色玻璃也随之在珠三角地区得到应用。
岭南特色的满洲窗,是多种文化因素相互交叠而成的集合体。
满洲窗融汇中西方工艺特点
羊城晚报记者:满洲窗融汇了中西方哪些工艺特点?
张永炎:满洲窗所用的玻璃大多数为套色平板玻璃,即在某种颜色的玻璃胎上,套上熔融的其他颜色的玻璃。其中黄色套色玻璃和“银光”玻璃尤为珍贵,黄色玻璃在烧制过程中会采用黄金着色,而“银光”玻璃要注入水银通过单边热熔技术实现,目前现存于世的银光玻璃非常少,常呈现出蓝色或红色。
制作满洲窗有多种工艺,除了将西方风格的彩色玻璃直接镶嵌进木质窗棂,岭南工匠还通过蚀刻、雕刻、磨砂、喷砂等工艺加工,使其更具有岭南风格和地域特色。最为经典的做法是蚀刻,是将根据图案图纸在套色玻璃上用酸性液体蚀去图案以外的玻璃,呈现出图案层高出玻璃面的效果。
不过由于时局变化,满洲窗采用的玻璃质地在不同年代各有不同,清朝康雍乾鼎盛时期,满洲窗的玻璃材料有整片彩色玻璃、蚀刻玻璃等,而到了晚清民国时期,满洲窗多用“菠萝粒”玻璃(表面有颗粒或块状凹凸),档次有所下降。
满洲窗运用广泛,及至乡村
羊城晚报记者:为什么满洲窗能成为近代岭南建筑装饰风格的代表之一?
张永炎:当西方彩色玻璃传入中国后,迅速地与中国传统窗式相结合,满洲窗灵活的结构和多样的装饰符合岭南人的生活习惯。
满洲窗在制作过程中,会因不同的喜好需求,采用不同题材内容,既有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又有人物、神话故事,还融合了名家的书法、画作。这些题材内容都以寓意祥和喜庆为主,反映广府人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满洲窗因此成为一种时尚潮流的标志。
满洲窗的出现使得岭南地区的居所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从采光到装饰都达到人们的心理需求,色彩斑斓的满洲窗工艺构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逐步进入广府地区乡村的富裕家庭。宗族祠堂、私家厅堂、居室都以装饰满洲玻璃窗门作为身份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