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梁正杰
“七一”前夕,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黄志伟的作品《百发百中》,“00后”青年设计师刘霆钧和黄志伟大师合作的作品《命中》,从南国陶都佛山石湾顺利运抵北京,正式入藏国家体育总局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
“红船精神”鼓舞新时代奋进
黄志伟的作品《百发百中》永久入藏国家体育总局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荣誉馆。作为陶艺家,黄志伟时刻不忘传播石湾陶塑,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让世界感受到中国石湾独特的艺术创作智慧,增强世界对中国的了解,推动国际的文化交流,让更多人了解石湾陶塑的魅力……
谈到作品的创作理念,黄志伟表示,1984年7月29日,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射击运动员许海峰不负众望为中国夺得第一枚奥运会金牌。这是我国体育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突破,标志着中华体育事业新的飞跃。奥林匹克运动代表着人类积极向上的精神,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起到巨大的鼓舞和推动作用。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他用中国文化特色的岭南陶塑艺术来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今天,中国已是公认的世界体育强国,这跟无数体育健儿们的努力拼搏分不开的,也跟我们党和政府正确领导分不开,体现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红船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提升人民健康新时代中的重要性。
“与平时创作的写实作品不同,《百发百中》运用了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岭南陶塑艺术、简约而当代的国际艺术表现语言、形式和手法。”黄志伟介绍,塑造获得中国奥运首金手枪射击运动员英姿,并在底座刻上100数字,象征枪法如神百发百中,也是向建党100周年致敬。
同时,作品也展现了中国射击、射箭运动员刻苦训练的情景和通过不懈奋斗、发扬百折不挠“红船精神”为国争光,传递了国际奥林匹亚理想,也传递了社会更多的正能量。全套作品用蓝、黑、红、黄、绿5种不同的陶瓷釉色,各烧制五件成一个组塑作品组合,代表奥林匹克的五环标志,也代表了参加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五大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
多年来,黄志伟借助石湾陶塑,以精湛的技艺、无私的奉献,弘扬奥运精神、传承体育文明、增进各国友谊、促进世界和平,坚持不懈地践行着我国的“文化外交”理念,为推动中外友好往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传承历史继往开来
1964年6月15日至16日,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董必武、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检阅射击训练,写下了中国射击训练史上辉煌的一页。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北京射击场于1955年10月15日成立。1994年5月更名为国家体委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1998年6月更名为国家体育总局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
近七十年来,射运中心(北京射击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过几代射击射箭人艰辛努力、勤勉耕耘,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结出了累累硕果。一代又一代运动员在奥运会等国际赛场上为国争光,取得了辉煌成绩。
建设射运中心荣誉馆,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加强国家队运动员、教练员为国争光的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教育,打造能征善战、作风优良的国家队;在中心树立“崇尚荣誉、珍惜荣誉、赢得荣誉”的鲜明导向;依托中心荣誉馆,向社会传递更多正能量,为建设体育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新锐与传统的碰撞
“作品身上的披挂是奥运五环的颜色,雕塑造型的寓意是人体和披挂象征着弓,手臂则是箭。”刘霆钧介绍,刚开始设计时困难比较大,当确认完动作之后,画了好几个稿,但都不是很满意,就有点停滞了,后来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工作室的朋友刘汗青,他给提供了很多重要意见和建议,令作品顺利完稿。最后稿件到了师傅黄志伟手里,由他用陶土做个大体的外形,这个时候发现陶土并不能完全做出最终的理念,因为设计稿人物身体太细,陶土烧制的时候会断裂,之后又和黄师傅交换了很多想法,做了很多改动,最终成品才出来。
该作品《命中》表现的是一名射箭运动员射击时的昂首雄姿,用概括,极简的手法塑造射箭运动员弦无虚发的自信瞬间,作品根据射击运动讲究节奏、韵律,运动员必须和箭成为一体,身和箭的和谐,射击时的节奏,形成一种融合美。一位弓箭手,弯弓搭箭——屏息瞄准——全神贯注——力贯千钧——引弓待发!作品只有射击的姿势,极少数的细节刻画,却构成有东方韵味的极简射箭运动场面的雕塑,作品身体施金属釉色,更能展现运动员的刚毅与线条之美,背后彩带施蓝、黑、红、黄、绿5种不同的陶瓷釉色,既如奥运火炬熊熊燃烧的烈火,又代表奥林匹克的五环标志,也代表了参加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五大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作品犹如顾拜旦所说那样“体育运动可视为艺术的创造者和艺术创作的契机,因为它创造美,生活的艺术品——运动员。” 通过运用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岭南陶塑艺术,简约而当代的国际艺术表现语言、形式和手法,展现奥林匹克精神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
“去年6月,英国暴发严重的新冠疫情,我们经过千辛万苦,多重周折才回到祖国的怀抱。”刘霆钧说,在英国饮食、语言、生活习惯与中国有较大差异,经过这次疫情期间的观察,他更坚定学成回来报效国家的决心。“中国越来越强大,机遇处处,回国发展事业更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