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策划/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骁鹏 马勇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海生 通讯员 李亚平
惠州,古称循州、祯州,因府城南门外一里有飞鹅岭,“势若飞鹅”,又得名“鹅城”,是一座具有5000多年文明史和1400多年建城史的文化古城,历来是东江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军事重镇,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存众多,素有“岭南名郡”之誉。
回望漫漫的历史长河,勤劳聪慧的惠州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成就,据统计,目前惠州全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0处,市、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58处;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3项、省级非遗名录项目22项、市级非遗名录项目74项,县级非遗名录项目156项。得益于丰厚的历史遗存,它入选了广东省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015年10月3日,经国务院批复,惠州被正式入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被世人命为岭南文化发源地之一。
日前,惠州市正式发布《惠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下简称“《规划和纲要》”),《规划和纲要》中提出“十四五”文化发展目标: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打响粤港澳大湾区文旅名城品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焕发新光彩,文化强市建设取得新突破。
打造鹅城文化名片
塑造“东坡+”品牌
踏入惠州,西湖是游玩的不二之选。低头吟诵东坡佳句,抬头欣赏“更山吐月”的美景,是惠州西湖独有的风景。
因“乌台诗案”被贬惠州,本应情绪低迷的东坡,却钟情于游历“山水秀邃”的惠州,并由此为惠州人民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东坡井、合江楼、嘉祐寺、白鹤峰东坡故居、西新桥等一批文化遗址;160首诗词,300多篇书信、文章。
东坡的诗词既浪漫又具有战斗性,寓惠两年多,他游得多并且赋咏得多的,还是惠州西湖。惠州西湖著名景点中的鹤峰返照、苏堤玩月、玉塔微澜、六如禅悟、西新避暑,都与东坡有直接关系。他以其一绝的诗文,为惠州人文景观润色,一句“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的名句,让“玉塔微澜”成为西湖十景之一,惠州也借东坡的诗句,大大提高了知名度。闻名惠州的大孝子江逢辰,是东坡的忠实粉丝,如其诗所赞:“但觉公曾寓此地,至今草木皆光气。”
名人和城市相辅相成。一方面,名人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城市个性和文化精神;另一方面,城市在发展中也进一步开发了名人资源、扩大了名人效应,两者相得益彰。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懂得开发和利用名人打造城市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
从2010年开始,苏东坡曾被贬的海南儋州市、广东惠州市、湖北黄冈市三地和东坡故里四川眉山轮流举办东坡文化节以纪念这位大文豪。
2019年,东坡文化节再次与旅游节双节合办,惠州借此契机下,发布了两条惠州“东坡游径”,将惠州西湖、东坡纪念馆、罗浮山、合江楼等具有东坡元素的景点串联在一起,为自驾游游客到惠州旅行提供了重要参考。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位于惠城区滨江东路的东坡祠,陈列布展面积约2000平方米,展品300多件(套),是国内展示苏东坡文化较为丰富、展陈方式较多样、面积最大的场所。惠州计划将着力把东坡祠景区建设成为宣传惠州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景区,建设成为苏东坡研究基地的平台,建设成为传承惠州文脉、凸显城市文化底蕴的重点精品工程。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惠州始终坚持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与旅游密不可分、融合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将进一步推动东坡文化品牌和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少专家表示,进入“I型城市”行列的惠州更要注重东坡文化产业化发展,发展带有“东坡+”品牌的经济实业,如组建东坡酒业集团、东坡饮食集团等,还可以引进文化创意企业,打造东坡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在《规划和纲要》中,惠州也提出要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推进环西湖、环罗浮山—南昆山及惠州湾重大文旅平台高品质提升,建设一批以海洋文化、中医药文化、东坡文化等为主题的旅游度假区、精品线路和活动赛事,同时要深度挖掘东坡寓惠文化,建设“岭南东坡文化中心”。
成立惠州交响乐团
输出文艺创作精品
2021年6月25日晚是属于惠州人的沸腾之夜,惠州用自己本土创作的15首原创作品献礼党的百年华诞。线下,惠州文化艺术中心内,一曲《东江谣》奏响了惠州本土首部大型原创交响音诗画《红色东江颂》,现场观众内心澎湃,心中对党坚定的信念、对东江红色英雄的敬仰,在最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大合唱中,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线上,全网同步转播,数以百万的市民线上欣赏了这场大型演出,纷纷点赞、转发,为演出鼓与呼。
据了解,当晚的演出,是以惠州交响乐团为班底,整合全市优秀文化文艺人才进行打造,前后参与创排的演职人员及服务保障人员约500人。
其中,惠州交响乐团是2020年惠州市委宣传部会同和支持惠州学院在惠州学院交响乐团基础上组建的,惠州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惠州交响乐团成立以来,他们一直支持其对接全省、全国、全世界的优质资源,在精品、人才、阵地、机制、宣传上下功夫、求突破,努力形成佳作迭出、人才涌现、阵地完善、运作高效、氛围浓厚的生动局面,力争打造成为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城市乐团、惠州城市文化新名片和惠州市民享受高雅艺术新源泉。
惠州交响乐团指挥岳晓云表示,为了筹备本次演出,乐团老师历时半年,精心打磨创作了十余首曲子,最终选定了8首,这些歌曲里客家山歌、惠东渔歌等惠州传统元素和现代交响乐交相辉映,“这不仅标志着惠州文艺创作水平的提升,也意味着惠州交响乐团在向更高艺术水平迈进。”
惠州市保利文化艺术中心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伟华告诉羊城晚报记者,若有机会,惠州市文化艺术中心将提供平台,借助保利院线,将本次《红色东江颂》中的优秀作品推介出去,面向全国巡演,将惠州文化特色通过交响乐对外输出,唱响惠州好声音,推介惠州。
《大营救》作为当晚演出最瞩目的节目之一,由惠州歌舞剧院带来的。负责人王胜华告诉记者,作为惠州市文艺精品打造的作品之一,他们准备将剧目报送国家“五个一工程”,他表示:“我们歌舞剧院将立足于本土,发挥我们专业资源的作用,创作更多的文艺精品,讲好惠州故事,把更多的文化大餐渗透到人民群众中。”
在《规划和纲要》中,惠州也提出了“文化强市建设取得新突破”的目标,具体表现在:“岭东雄郡”城市精神更加凸显、文艺创作精品迭出、文体设施功能持续完善、文化服务优质惠民、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打响粤港澳大湾区文旅名城品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焕发新光彩,全国文明城市成果持续巩固提升,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市县全覆盖,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联姻岭南文化大报
打造文化提质增量工程
在《规划和纲要》中,惠州专门规划了公共文化提质增量工程,提出要办好文艺创作及品牌活动:“岭东雄郡 山海惠州 争创一流”主题系列文艺精品、《雄郡惠州 百年梦圆》大型交响音乐史诗、《红色东江》组歌、大型渔歌音乐剧《渔家》、历史纪录片《永恒的印记》;出版人文周刊《惠州文脉》《惠州诗征》;开展“东坡文化研讨会”“花地·西湖文学榜”评选活动。
其中,人文周刊《惠州文脉》是惠州市委、市政府与羊城晚报报业集团联合之作,借助《羊城晚报》作为岭南文化大报的文化优势,于2019年11月22日正式创刊,以新闻为眼,文化为脉,挖掘并梳理惠州千年历史文化。截至2021年6月30日,《惠州文脉》已出版至67期,在为读者提供精品阅读的同时,也为惠州的文化强市建设建言献策。
比如2019年12月20日,《惠州文脉》曾整版报道《国内罕见!惠州深山藏有多个沉香古树群》,深度聚焦沉香产业,引起了各界对“惠州香”的关注,并在2020年惠州“两会”上引发热议,同年惠州市政协还对惠州沉香展开专题调研,破解惠州沉香养在深闺无人知的局面;2020年1月10日,《惠州文脉》头版在关注惠州“两会”的同时,提炼出了“搞活滨江‘夜经济’,打造特色‘小外滩’”的建议,为水东街片区活化利用提供了方向性参考,2021年春节,惠州通过升级改造,利用灯光装点等工程,将其打造成了惠州版“小外滩”,中间融入了多项惠州特色,吸引不少市民游客,2021年3月12日,围绕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这一话题,《惠州文脉》再度出击,整版报道了《惠州建设文化强市,历史街区2.0改造如何破题?》,引发社会大众深入探索惠州历史街区改造破题之路,为历史街区引入活力;2020年9月11日整版报道的《活化开发高恬波故居,向建党100周年献礼》一文,从实地、史料、专家等角度深度还原广东省首位女共产党员高恬波,不仅首度公开展现了高恬波故居,还被惠州市档案馆、惠州市党校等单位收录为党史资料,为今年《南粤红棉》《高恬波》等惠州本土文艺创作提供了素材参考……
在惠州市公共文化提质增量工程中,还有一项与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相关,即“花地·西湖文学榜”评选活动,这是去年惠州与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再度联姻的成果,系列活动围绕年度主题“东坡寓惠·文脉千年”,共收到超过942份文学作品,6246份诗词作品,用文学手法探讨如何在新时代传承东坡精神,让惠州“千年文脉”焕发新彩,让文学之花在惠州大地绽放,文艺之果在惠州飘香。
不仅如此,“惠州市文化智库”活动也同步启动,在传续东坡惠州情的同时,邀请了13名文化建设综合类专家顾问委员和12名文史类专家顾问委员,组成惠州市文化智库,为提升惠州文化建设科学决策能力和水平提供“外脑”,就惠州文化领域发展与改革的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进行调研、论证,并提出意见建议;围绕惠州文化领域热点、难点和突出的问题开展专题调研,提出对策建议,为全市历史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文化建设、文化艺术事业发展、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专业建议或帮助引入专业资源。
【文脉众议】
拓展文化内涵 擦亮城市品牌
曹杰
自明代万历二十八年,惠州主官何伟在惠州府署立下“岭东雄郡,梁化旧邦”石牌坊以来,这副平仄工整,铿锵高亢的联语在惠州屹立三百余年,浸润惠州人心,提振惠州精神,直至被毁于战火。明代以后惠州的乡邦文献,常会出现这句话;很多文人写惠州时,也常会用到这句话,足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近年来,为扩大惠州“岭东雄郡”的城市品牌影响力,各级媒体、文化社团围绕“岭东雄郡”这一主题对惠州历史文化名人、典型的文化地标、突出的文化事件和重要的文化载体都进行了系列的报道。罗浮山、西湖、葛洪、东江、东征、湖上五先生、东坡纪念园、惠州三杰、东纵、东湖旅社等,纷纷以不同的角度和组合,出现在媒体和大众视野。
诚然,这些都是惠州作为“岭东雄郡”雄武气魄的重要表现。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反复的同质化报道,很容易让人觉得陈腐而单薄,仿佛岭东雄郡不过如此而已。而且这些点大多集中在惠城区,周边县区涉及的很少,有些县区甚至是空白。惠州是一个行政区划,而非一个点,古人提出岭东雄郡这一概念的时候,也是放眼整个惠州,突出的是其政治和经济地位,而非集中于三三两两的亮点上。
因此,要进一步擦亮惠州“岭东雄郡”的文化品牌,就不应该仅仅是重复大家所熟知的内容,而是要推陈出新,赋予城市更丰富、更深厚、更广泛的文化特质,走出旧有的束缚,不断拓展外延,走出城市,深耕乡土,打破认知局限,从更为广袤的领域,更为开阔的视野,来延伸岭东雄郡的文化内涵。历经千年的岭东雄郡,更应该老树开新花,用现代化的角度,进行文化解读,强化主干的同时丰富枝叶。
具体而言,除了对惠州现有的名胜、名人进行盘点之外,还应该对一些相对不为人所熟知,但是在惠州历史上影响却是巨大的事件、人物、民俗进行系列的解读。例如;武备上可以就惠州的平海卫所、中营守备署、城墙、炮台、兵书、战策、器械、战争等军事遗存;或是廖金凤、韩日瓒、叶梦熊、郑士良等军事人物;抑或是李家拳、龙行拳、莫家拳、舞貔貅等形成系列,体现惠州“岭东雄郡”的雄武气魄。
在文治上突破历史局限,以现代化的历史观,进行新的探索和挖掘。例如可以就两宋流官对惠州本土文化发展的影响,对苏轼、陈鹏飞、岳飞的妻儿流寓惠州生活进行新的解读;或是就明代理学在惠州的传播,以及惠州本土士人的崛起,《应诏书》等当时具有轰动性的文献和事件进行解读。抑或是以县域为单位,从文武两方面系统地梳理文脉,通过对这些的解读,充实岭东雄郡的文化内涵,让更多人从更广、更深的层次了解惠州。
除了这些存于历史文献和文化遗址中的大事件外,还应该扎根乡土,对乡土典型人物的迁徙、流变进行挖掘,对他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进行展示。以距离惠州城区最远的龙门县为例,自2020年开始,龙门县委、县政府通过龙门乡村特刊,邀请专家、学者、作家深入到龙门乡村一线进行采访挖掘,不仅梳理了乡村聚落的形成和流变,也陆续在乡村发现了一批新的历史遗址、英雄人物、传奇故事、古树名木、红色文物等,文章中对乡村田园风光、家族迁徙等历史的描写,受到了很多市民的关注,其中不乏广州、深圳等地的乡贤。
岭东雄郡的雄,不仅要有滔滔东江;也要有涓涓细流;不仅要有英雄人物,也要有平民百姓。但是后者的声音和故事往往微弱,最容易被忽视。因此,可以以乡村为单位,通过乡村历史的流变,展现惠州落担开基的先人身上包容、坚韧、无惧无畏的高尚品格,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品格所形成的土壤,才能成就惠州群星璀璨的文化史。
惠州岭东雄郡之雄,来自于其东扼潮梅、北阻五岭、南卫海疆、西屏省城的重要地理位置;也来自于其集山、海、江、湖、岛为一体的自然优势;来自于其2200多年建制史的厚重沉淀;也来自于无数先贤光前裕后、奋勇担当的精神气魄。
这些成就岭东雄郡的人和事,有的名垂典籍,显于后世,为大众所熟知。有些则存于家谱,散于原野,流淌于子孙血脉之中,成为孕育英雄的土壤和阳光,而挖掘他们的故事,推陈出新,拓展文化边界,丰富岭东雄郡城市的文化内涵,对于擦亮岭东雄郡城市品牌格外有意义。
【文脉一周】
日前,建党百年广东百部优秀红色文艺作品评选出炉,其中文学作品21部,惠州长篇纪实文学《乌禽嶂下的中国好人》入选。
近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第二批),惠州水东骑楼商埠游径上榜,线路为东湖旅店—镇记号—水东街骑楼群。
由惠州博物馆配合中央电视台拍摄的《横岭山古墓探秘》两集纪录片于6月19日、20日21:25在中央电视台十套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播出(重播时间为次日:06:32、09:17、15:38),节目每集时长40分钟。
7月1日起,惠州慈云图书馆读者可持有效证件到新增设的活动服务点——江北新华广场(三、四楼)自主挑选喜爱且符合入藏规定的图书,办理外借手续后即可免费带回家阅读。(林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