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惠州民间集邮文化繁荣 “10后”加入集邮大军

来源:金羊网 作者:李海婵;马勇;陈骁鹏 发表时间:2021-04-02 16:21
金羊网  作者:李海婵;马勇;陈骁鹏  2021-04-02
小小邮品见证百年党史

 城市记忆 13 

年轻人爱上集邮

统筹策划/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勇 陈骁鹏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海婵 实习生 唐源泽

最近几天,惠州集邮爱好者吕小强正修改完善邮集《四渡赤水战役》。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由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主办的“建党百年”主题性全国邮展将于本月底在上海举行。其中,《四渡赤水战役》是惠州唯一入选的邮集。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惠州市集邮协会计划开展一系列“集邮进校园”活动。

邮票方寸之间包罗万千世界,也被称为国家名片。百余年来,惠州人文风景屡屡登上国家发行的邮票,曾助力惠州在国内外声名大增。随着时代发展,手写通信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包括邮票在内的邮品物件依然承载了数代人的记忆。至今,惠州民间集邮爱好者数不胜数,集邮氛围热烈,从耄耋老人至黄口小儿,从未断层。

羊城晚报《惠州文脉》4月2日版面图

方寸邮品见证百年党史

作为惠州集邮界的资深发烧友,吕小强十分留意党史题材的邮品。采访当天,他特地带了很多珍藏的邮集。记者看到,每一册邮集都用蓝色的文件夹装着,整洁美观,细节可见用心程度。

其中,邮集《四渡赤水战役》共16个贴片,由邮票、邮资封、实寄封、明信片等110多件邮品精心编组而成,分为《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出奇兵》《调虎离山袭金沙》《走向新的胜利》4个章节,再细分为若干个小节。“四渡赤水战役在长征中意义重大。”吕小强讲起历史,滔滔不绝。

在每一个贴片上,都附上了故事背景及邮品信息,可读性强。一翻开,鲜活的一幕幕历史仿佛发生在眼前。在《遵义会议》系列邮票中,上半部分选用了黎平会议会址、猴场会议会址等地的邮票,以及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等人物邮票,下半部分组合了两张邮资明信片,在遵义会址的明信片上贴有邮票,并盖有遵义当地的邮戳。

邮册的《遵义会议》章节

难得的是,其中一张邮资明信片还是罕见的错版。“错版是非常有收藏价值的,邮友喜欢收藏我有他无的邮品。”据内行人士评价,这一邮集要素齐全,编组规范,独具匠心。

另一个作品——邮集《让党旗高高飘扬》更是分量十足,里面的邮品是吕小强近50年集邮生涯的心血结晶,由450多件邮品组成80张精美贴片,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发展壮大的风雨历程,图文并茂,色彩鲜明,整体编排变化有致,引来在场的邮友不约而同起身观看。

在《党徽和党旗的象征和标志》章节,可看到6张不同时期发行的纪念邮票,可直观清楚地看到,党徽党旗由一开始的“镰刀斧头”是如何演变至如今的“镰刀锤头”的,邮票记录并呈现了这一变化过程。该邮集还收录了不少外国发行的纪念邮票,让邮集看起来更加丰富多彩。

通过邮品来学习党史,更为生动有趣。《让党旗高高飘扬》曾在惠州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展出,引起关注,大批学生及教职工驻足围观,加深对党史的了解。

记者了解到,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惠州市集邮协会正在策划设计主题邮品,启用纪念邮戳,同时计划举行集邮展览,进校园开讲座、沙龙等活动。

吕小强制作的贴片

惠州名人屡登国家邮票

集邮文化是世界性的文化。中国集邮的初始阶段是晚清时期,而惠州水陆交通方便,商业繁荣,通信历史尤为悠久。据明清《惠州府志》《归善县志》记载:早在明洪武初年,惠州就建有欣乐、平山、平政、水东、苦竹等五个水马驿,传递官家邮件。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惠州邮务局在水东街成立,至今刚好120年。

集邮爱好者梅焕裕认为,惠州集邮史最早可追溯至清末民初。据其回忆:上世纪70年代,他曾在朋友家中看到过一本邮册,其中的大部分邮票和实寄封都是清朝和民国初年的。据该朋友介绍,这些邮册是他曾祖父传给他祖父的。推测起来,他曾祖父在清朝末期就开始收集邮票了。可惜的是,上世纪80年代末,这些邮票丢失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已发行的人物邮票中,惠州名人熠熠生辉。最早出现在邮票上的惠州人是廖仲恺和邓铿。1932年8月13日(民国二十一年),中华邮政发行的民普13北平版烈士像邮票中,同时出现了这两位惠州人,一时传为佳话。这套邮票发行后,又通过加盖改值,在全国各地邮局流通使用,惠州人的形象第一次通过邮票走向世界。

新中国成立后,原邮电部于1987年4月7日发行了一套编号为J137《廖仲恺诞生110周年》的纪念邮票,邮票第一枚是廖仲恺的头像,第二枚为廖仲恺及夫人何香凝图像。这套邮票的发行,使廖仲恺成为第一个两度荣登国家名片的惠州人。此后,国家邮政部门还陆续发行了叶挺、廖承志等惠州名人邮票。

除人物邮票外,许多人文地理、风景名胜等与惠州文化相关的各种邮资品也陆续发行。1990年10月9日发行的风光邮资明信片YP8《广东风光》,全套10枚,其中一枚为《广东惠州西湖》,这套明信片发行后曾令当时的惠州声名大增,很多国人正是从这套明信片上了解到惠州也有个美丽的西湖的。

集邮爱好者王仕伟手头有一件特殊的邮品,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反映惠州风情的明信片。据介绍,这是约20世纪初,瑞士巴色会发行的“惠州府城大东门”明信片。这张明信片的原始照片是传教士乘船从东江逆流而上经过惠州时所拍摄的,镜头定格下了晚清时期的惠州古城——东江浮桥上人来人往,三层高的东城门依江而立,气势恢宏,远处矗立着文笔塔。

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反映惠州风情的明信片,照片为20世纪初的惠州府城大东门,是传教士乘船从东江逆流而上经过惠州时所拍

集邮爱好者更趋年轻化

集邮曾掀起多次高潮,承载着数代人的记忆。现如今,惠州集邮文化依旧繁荣,王仕伟介绍,惠州市集邮协会共有3000多名会员,这当中有一群堪称“铁粉”的中坚力量,“他们都会培养孩子的集邮兴趣,接力去集邮”。在长期的文化熏陶之下,虽然现代人很少写信了,但集邮队伍并未断层,上至90岁老人,下至“00”“10”后,老中青少皆有,年龄跨度很大。

集邮文化丰富,领域广泛,邮票能从多侧面反映社会风貌。“但作为一名集邮爱者,仅仅收集邮票是不够的,与集邮有关的封、片、戳都是收集与研究的对象。”集邮爱好者刘鄂平介绍,在集邮界有句行话,叫做“集票不集封,到头一场空”。因此,平时集邮爱好者们会千方百计收集相关的邮品,经常互换互寄,到各地“跑戳”。“跑几十公里,只为抢时间盖上当天的邮戳,有时候到了邮局却发现关门了也是常事,每件邮品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讲到这里,在座的集邮爱好者们不由得相视一笑。

学生制作完成贴片后十分喜悦

上了年纪的邮友们,大多都有着共同的集邮记忆,也有聊不完的话题。谈起最为深刻的集邮记忆,吕小强想起,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那天,国家发行面值50元的金箔小型张以及两枚邮票。消息一出,引发众多市民抢购。当天一大早,吕小强冒着大雨去中山东路的邮局门口排队买,那时门口已经大排长龙,不少人都是半夜来排队的……吕小强的回忆打开了邮友的话匣子,大家十分激动,争相发言回忆往事。对当时而言,发行价120元的一本邮折并不便宜,但仍十分难买,全市各大邮局几乎都挤满人,一时间成为大街小巷热议的话题。

1999年出生的梁家鹏可能难以想象当时人们抢购邮票的热闹场景,这代年轻的集邮人却有不同的故事。别看他年纪小,梁家鹏的“邮龄”已超10年。小时候,偶然间看到精美的邮票,梁家鹏便喜欢上了,后来通讯方式越来越便利,通过邮友间互相介绍,他结识了很多来自大江南北的志同道合的邮友,经常互寄邮品,互通信息。

相比其他大众邮品,梁家鹏更喜收集邮戳,尤其是双文字邮戳。“这种特殊邮戳除了汉文外,还刻有另外一种少数民族文字,通常在少数民族聚集区的邮局使用,现今使用双文字邮戳的民族文字有藏文、蒙古文、维吾尔文、朝鲜文、彝文及傣文等。”讲起邮品,梁家鹏显得异常兴奋。

收集研究邮戳,也让梁家鹏了解到更多关于中国文字的知识。“像云南纳西族的邮戳含有纳西族文字东巴文,这比甲骨文还要古老。”近年来,邮品设计更加时尚,更有创意,吸引了不少像梁家鹏这样的年轻人。梁家鹏介绍,他身边年轻的邮友都比较喜欢收集创意邮品,如自带香味的、镶水晶的、贴金箔的,等等。

“集邮是一个世界性的爱好,不受年龄限制,让人终身受益。”在集邮爱好者朱伟平看来,以前用手写通信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集邮队伍有所减退,但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规模,重要原因在于集邮文化是集知识性、趣味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能让人怡情益智。

邮集《让党旗高高飘扬》进校园展览

【文脉故事】

“东纵”后代、退伍战士吕小强:

集邮50年收藏浓缩近代史

吕小强生于1955年,今年66岁。受父亲影响,他从11岁便开始集邮,成了终身爱好。即使是在“文革”艰难时期,吕小强都想方设法保存下了大量邮票。吕小强一家人都是集邮爱好者,他们家是名副其实的集邮世家,这在惠州集邮圈里几乎无人不知。

作为东江纵队后代的他,曾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因此他对抗战邮品有着浓厚的兴趣与特殊的情结。令他欣喜的是,全国约有百余个烈士名字命名的地名邮戳,于是他决心集齐这些烈士地名邮戳,并据此制作了相关的邮品,并寄到当地盖戳。这可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程”,但他却乐此不疲。目前,这部浓缩“烈士英雄谱”即将完成。

吕小强编排的邮集多达数十册

吕小强全身心投入集邮文化,“跑戳”更是家常便饭。在吕小强收藏的邮票中,一枚贴着车票的实寄封显得格外突出。这是一张从惠州小金口到东莞常平东站的城轨车票。在莞惠城轨开通当天,吕小强早上4点多起床,5点半出门赶去乘坐首趟列车,到达东莞常平后,随即将车票制作成莞惠城轨开通的纪念封寄回。

在办完“常平—小金口”通车纪念封后,他又急急忙忙乘坐城轨赶回惠州小金口邮局办理“小金口—常平”通车的纪念封。这些纪念封则由一位邮友在常平的朋友来帮忙代收。这样,从两个首发站寄出的纪念封算是大功告成了。别人都说太折腾了,但他却说:“集邮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乐在其中。”

近20年来,吕小强编排的邮集多达数十册,能反映建党百年历史的便有9册,如《辉煌的九十年》《中国梦》《长征颂歌》《走进广东》《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惠州》等。为了完美地呈现邮品中的历史,已花甲之年的吕小强开始学习用电脑,从目录制作到内文输入,从收集邮票、信封、明信片、邮戳等各式各样邮品,到设计、编排、制作,全部都亲力亲为。

吕小强在2018年常州全国集邮展览

【文脉观察】

惠州重大事件均有邮友身影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海婵 实习生 唐源泽

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惠州市集邮协会设计了疫情暴发、疫情清零、复工复产、复课复学、中医治疗、表彰大会等抗疫主题纪念封、纪念戳等邮品。为庆祝建党100周年,今年惠州邮友们计划开展一系列集邮活动。重大历史事件中都少不了这个群体的身影。

邮品记录着惠州的时代发展与城市变迁。2008年4月,为庆祝惠州设地级市20周年,在惠州西湖泗州塔下举行了《绚丽惠州》《惠州西湖》专用邮资图首发式。2010年7月3日,广东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在惠州开幕,惠州市邮政局启用了纪念邮戳并发行了纪念邮资封和邮资明信片。2015年平潭机场复航以后,每逢新增航线中出现首航城市的,惠州邮政均启用一枚纪念邮戳以资纪念,而惠州邮友们6年来前往平潭制作、邮寄首航纪念封从不间断,以集邮的方式来记录一座机场,在这全国的航空集邮领域较为少见……

邮友们设计的高湉波诞辰120周年纪念封
邮品记录下惠州时代变迁


邮友设计的抗疫主题纪念封

近年来,更是发行了西湖、罗浮山、水东街、体育场、大亚湾和各景点的风光明信片等,不仅展现了惠州的人文风貌,并通过邮寄及各级集邮展览等集邮文化活动,使惠州的形象逐步走向全国及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惠州集邮爱好者积极关注本土文化,具有相当高的敏锐性。2018年,集邮爱好者朱伟平从新闻报道中了解到当年是高恬波诞辰120周年,而高恬波是南粤首个女党员,值得缅怀纪念。得知这一消息后,惠州市集邮协会与当地联系,收集多方资料,拟策划启用纪念邮戳和设计纪念封。由于不能确定高恬波具体的出生日期,邮友们一致商议,决定将党的生日作为她的生辰。

7月1日这一天,恰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发行,邮友们购买该套邮票后,贴在设计好的《高恬波诞辰120周年》纪念封上,随后争分夺秒,立马前往高恬波出生地惠阳盖当天的邮戳,仪式感十足。

编辑:夏杨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