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脉】揭秘美术馆的“优秀密码”

来源:金羊网 作者:朱绍杰 发表时间:2021-03-26 10:47
金羊网  作者:朱绍杰  2021-03-26
在全国13家国家重点美术馆之中,广东省拥有广东美术馆、广州艺术博物院、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三家,数量与北京并列第一。

广东去年有7个展览项目入选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3个项目入选全国美术馆十佳优秀展览项目,均排名全国首位

广东每年推出各类展览超过400个,年接待观众突破1000万人次 林桂炎 摄(资料图片)

总策划 / 汪一洋 刘海陵 林海利

编委会主任 / 曾颖如 孙爱群 孙璇 胡泉

本期统筹 / 陈桥生 邓琼 

主办单位 /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羊城晚报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绍杰

通讯员 粤文旅宣 曾睿洁 李偲毓 薛燕  

全国哪个省拥有的国家重点美术馆最多?很多人都没想到,答案有广东省。在全国13家国家重点美术馆之中,广东省拥有广东美术馆、广州艺术博物院、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三家,数量与北京并列第一。

不仅如此,2020年广东共计有7个展览项目入选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3个项目入选全国美术馆十佳优秀展览项目,均排名全国首位。自2012年文化部首次组织“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以来,仅广东美术馆策划的馆藏展览已连续8年被评优。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广东每年推出各类展览超过400个,年接待观众突破1000万人次,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广东各家美术馆及其展览项目,呈现的不仅是本省馆藏美术精品,还有精彩的艺术空间、精深的展览策划和精心的艺术推广。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的美术馆以其鲜明的岭南文化特色,为公众持续提供着优质的服务与享受。

【文脉现状】

策展:“文化在场”引领风向

美术馆事业是紧密连接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重要纽带和展示平台。近年来,广东美术馆界在展览策划等方面的主题意识越来越明显,无论是重要的时间节点,还是关涉重大社会民生、文化事件的议题,广东美术馆界都不缺席。

比如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际、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深圳特区建立40周年等每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广东各地美术馆都结合典藏资源和区域美术特色,策划推出了一系列重要展览项目,成为纪念与传承的独特一环。

正因为“文化在场”,让美术馆在弘扬时代主旋律上发挥着特殊作用,也让美术馆对艺术生态的影响越发重要。

以深圳为例,继2018年“大潮起珠江——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后,2020年,围绕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又有一批高水准的主题美术展览呈现在公众面前。如深圳美术馆策划的“窗口效应——深圳美术馆建馆初期的经营与收藏专题研究展”,通过展示丰富的老照片、书信、账本等文献资料以及馆藏精品,回顾了40年前的这段文艺拓荒历程,不仅透射出改革开放给画家、市民、城市和国家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更是对于老一辈深圳建设者“拓荒牛”精神的重温与弘扬。关山月美术馆则把广东代表艺术家的成长作为关注对象,由此推出的主题展览,以具体的人和作品反映了时代的深刻变革。

理念:多元方式活化典藏

一直以来,广东地区美术馆擅长立足自身藏品,结合各自定位,加强学术策划,推出一系列具有学术价值且极具时代性的展览。近年来,广东地区涌现一系列“学术策展”型展览。他们甄选出能够体现国家社会发展历程的美术精品进行回顾与梳理,试图从美术作品的欣赏与研究中,观照不同时代、不同区域的社会发展。

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表示,在国家政策和美术馆学趋势的双向引领下,以多元方式活化典藏成为近年来美术馆不断探讨的重要课题。2017年,广东美术馆以“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为契机,从调动区域资源激活馆藏、以科技手段激活馆藏两方面进行了探索。

王绍强介绍,为了完整地呈现广东美术百年的发展历程,大展从全国范围内借调藏品,这种做法在国内美术馆尚属首次。大展展出554件作品,其中有500件是各个馆的藏品,广东地区的藏品超过300件,其中有近200件藏品出自广东美术馆。省外借调的接近200件。“此次探索对于各地区藏品交流和后续的激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即使是做区域美术研究,一个好的学术展览也绝不会只将视野关注在地方传统资源的梳理之上,而是基于此类馆藏资源,拓宽研究格局,以开放性和联系性的视角观察流派与现象,反映出美术研究的当代意义。比如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的“新风入南国——新中国广东美术中的珠三角水乡建设”展,就以美术作品及其相关文献进行“图像证史”,展现了艺术创作与国家文艺政策和社会生产生活的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以广东美术界引领的“学术策展”近年来表现出显著的全国影响力。“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首展,是为近百年来广东美术史上经典作品的一次集结。整个大展期间,北京、广州、深圳三站合计观众数量突破27万人次。去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度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有容乃大——容庚捐赠展”再次亮相中国美术馆。开展以来,得到了专家学者和艺术爱好者的一致好评,中国美术馆更因此将展览延期,以飨观众。

文旅部“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验收评审专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赵力认为,广东这几家美术馆的研究方法值得全国同行借鉴。“有一些地方美术馆在深入本土挖掘区域美术资源和特色时,还要考虑到和历史文化整体语境之间的关系。不要就问题说问题,而是从大的格局里找关系,建构起一个从局部到整体的语境。” 

2017年8月4日,“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在广东美术馆举行 林桂炎 摄(资料图片)

追求:既有历史又有艺术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之际,广东美术馆举办“浪奔时代——特区建设四十年(1980—2020)馆藏影像研究展”,以馆藏影像作品为展示基础,并邀请几位曾供职于广东平面媒体行业的摄影记者,以及活跃于当代艺术圈的影像艺术家共同参与,梳理回顾了珠三角从特区到湾区的40年历程。

这是一个既有历史又有艺术的展览,更有时代印记中的特别“履痕”,入选“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作为珠三角城市化建设进程的见证者和亲历者,这些摄影家以独特的视角敏锐地捕捉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城市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他们在观照社会现实的同时,也展开了影像语言的个性化探索。

这些当代摄影收藏、研究和展示,体现着广东美术馆独树一帜的文化立场。广东美术馆是国内较早介入摄影收藏的国家美术馆之一。2003年的《中国人本——纪实在当代》大型摄影展览,开启了中国官方美术馆大规模收藏本土摄影作品先河。在此之后,广东美术馆分别于2005年、2007年、2009年举办的“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深度关注当代摄影发展动态,梳理过去三十年中国摄影发展脉络。2017年,该馆重启“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这一品牌项目,并正式更名为“广州影像三年展”,把研究的重点从原来的“社会人文的摄影”拓展为更具包容力的“视觉研究的影像”。

市民在美术馆看展览 林桂炎 摄(资料图片)

【文脉动态】

展览数字化先行一步

在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塞外驼铃——馆藏关山月1940年代西北写生与敦煌临画专题展”的现场,主办方制作的“关山月西行互动地图”,以时间轴和写生路线为主,展示关山月在西行过程中每一个时间节点、每一个行经位置的创作和经历。观众可点击屏幕上的时间或地点查看与之相关的历史资料与作品。

其中,特别开发的大型拼接屏支持多位观众同时操作,每位观众可以在对应的屏幕上查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此外,策展团队还专门录制了塞外风沙声和鸣沙山驼队的驼铃声,希望进一步加深观展体验,搭配着曲颈塔尔的琴声将观众的思绪带入到那个特殊年代的西行文化之旅。

这是数字化媒介为展览互动带来的全新方式之一。2020年,疫情令各大美术馆的展厅一度按下暂停键,但也从一个侧面“加速”了美术馆的科技化、网络化发展。从实体展览的“VR呈现”“直播导览”,到“线上策展”“云端讲座”,再到新媒体、短视频的新型宣传推广方式等,可以说,线上的资源给美术馆工作带来了新的调整与机遇。

据悉,广东美术馆早在2017年的“广东美术百年大展”中,就开始探索应用科技手段,在活化馆藏的规模和深度上,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大展期间,美术馆充分运用AR和VR等数字化虚拟技术,为观众进行导览。在多媒体导览方面,AR导览和微信二维码导览内容阅读量达60万次,VR虚拟展厅共有超过10万人观看。得益于此,广东美术馆在疫情发生后,迅速将当时的跨年展览虚拟化,成为国内最早以“云展厅”应对疫情的美术馆之一。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胡斌介绍,在疫情期间,他们整理了部分过去的虚拟展厅和视频供线上观览,这改变了他们的策展思路。“一方面在线上我们可以突破自己馆藏限制,例如李铁夫艺术研究展、潮州木雕展可邀集更多作品和文献,做成更具深度的新精品线上展;另一方面,则是策划新的、适合线上的展览项目。疫情让美术馆人越发认识到数字展厅的重要。”

不过,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广美美术馆总馆长王璜生也提醒,数字美术馆、线上展览也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性与创造性,应该思考如何去建立数字美术馆的特殊性,与线下美术馆形成差异化,而不是对线下展览的复制。

【文脉走向】

广东数据 国家标准

美术馆评估定级工作为全国美术馆事业发展探索路径

截至2019年3月,广东共建成县级以上国有美术馆以及民营美术馆136个,是全国发展较快、较好的省份之一。自2017年起,广东省文旅厅受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委托,作为全国唯一试点启动广东省美术馆评估定级工作。

据悉,此项工作旨在“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用”,通过定期评估,逐步建立健全美术馆发展评价体系,规范美术馆建设、管理与服务,推动广东省美术馆规范化专业化高质量发展,并为全国美术馆事业发展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在推进过程中,“以评促建”成效尤为明显。韶关市涂志伟美术馆在人员编制、展厅维护、运作经费等方面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进一步重视和具体支持;东莞市莞城美术馆整改后的美术馆面积达到了两万余平方米,为三年后冲刺一级美术馆完成了场馆面积的准备;江门市政府2019年度增拨100万元经费给江门市美术馆开展收藏工作,并明确2020年起每年下拨收藏经费200万元……与此同时,通过美术馆评估定级工作,相关部门也发现了一些存在问题,诸如区域发展仍存在不平衡现象、藏品管理仍需加强政策约束等。

2019年10月,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对广东提出的一级美术馆八条准入标准做了认真审核并给予了高度评价,提出了探索“广东数据、国家标准”的希望,为在国家层面进行推广夯实基础。

【专家点评】

广东的“学术策展”成展览业态新动向

image.png

梁江 中国美术馆研究员,文旅部全国美术馆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库专家

40年前,位于镇海楼的广州美术馆是广东省内唯一的美术馆。当年容庚教授捐赠的大量古代书画珍品,首次公开展出是在越秀山狭小昏暗的展厅内。而今日广东,已拥有三家国家重点美术馆,居全国首位,这些专业性强的大馆本身就是改革开放所结的众多硕果之一,它们在新时期承担起新的文化使命。

真正的美术馆,需有历史文脉和文化资源依托。从古代文化遗存和文博机构藏品的角度看,好些省、市的资源比广东更具优势。而广东的美术馆事业在近二三十年获得长足发展,近年更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其根本原因,是率先迈出了改革开放的步伐,为广东美术馆事业积聚了强劲的发展动能。

在全国性美术馆项目的年度评选、评奖环节,广东已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成为项目入选最多,奖项最多的省份。广东何以脱颖而出,有哪些经验可资反思?这里试作粗浅梳理。

首先是策划显新意。美术馆作为对社会开放的公共文化机构,需有不断更替焕新的内容推出,这是其职责所在。在典藏、研究、展示、传播等诸环节中,展览项目是大头。以广东近年引起全国关注的展览项目为例,选题构思能把握时代脉动,内容主旨有重要社会价值,切入角度则新颖独到。这样的公共产品方可符合公众期待,以呼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诉求。

其次是展陈有特色。广东获得好评的展览项目,无一例外都体现了各自的典藏资源优势和业务长处。例如去年广东美术馆的“广州影像三年展”获奖项目,之前这一系列已连续做了20年。广州美院美术馆获奖的新兴木刻运动版画展览项目,展品选自广州美院丰富的自有藏品。广州艺博院获提名奖的广东明清山水画展,从题目看就知道大多是该馆独家珍藏。这样的展品和精心经营的展示形态,才有可能呈现出吸引人的特色。

再次是服务见心思。美术馆的根本职能,在于服务公众。做好展览项目,还要做好导览、传播、研讨、公共教育。全国美术馆项目评审专门设置“公共教育”类别,是特别突出了各地应强化美术馆的“公共服务”性质。广东的做法,不乏可称道之处。如美术馆的介绍、导览、传播有文字、图示、语音、扫码等方式,可见细致且人性化。而公教部门多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近期因防疫要求还特别增加了线上各类活动,也相当聚人气。

广东近年着力的几个大展览,如《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等,在中国美术界曾引起广泛反响。前几年黎雄才大展到北京展出,让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也吃了一惊,说广东拿出几年时间专注做一项展览,研究成果编出六七册大部头。他认为广东的“学术策展”是一个新动向,是中国美术展览业态的转型,给全国的美术馆开了一个好头。注重学术的策展,做有深度的展览,这一影响至今犹在。

前瞻广东美术馆事业,尚有薄弱之处待夯实,有短板需填补。如美术馆在大手笔扩容,而研究、策划、典藏、管理等各类人才尤其高端人才明显不足,亟待加大投入。再如,广东是民营经济最活跃地区,非公有制美术馆博物馆如雨后春笋。佛山建“博物馆之城”,而民营美术馆和博物馆无论数量、规模、业务量还是社会影响都已成为主体。政府和文化管理部门要有前瞻眼光和宏观思维,对其给予更多政策扶持,扩大培育和孵化空间。民营经济和民营美术馆的活力都是改革开放所赋予,这将是广东下一个亮点。

编辑:智羊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