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寻“牛”之广州小食:牛脷酥

来源:信息时报 作者: 发表时间:2021-02-20 10:25
信息时报  作者:  2021-02-20
牛腩煲、萝卜牛杂、牛肉火锅……这些都是广州人最熟悉不过的“牛”滋味。

牛腩煲、萝卜牛杂、牛肉火锅……这些都是广州人最熟悉不过的“牛”滋味。而在广州传统小食里,其实还有好几款带“牛”的名字,却与牛肉无关的小吃——譬如牛脷酥和牛耳仔。它们都因与牛的某个部位神似而得名,但口感和风味都大相径庭。

牛脷酥(摄影:陈文杰)

牛脷酥和油炸鬼、咸煎饼一起被称之“油器三宝”。牛脷酥虽然名字带“牛”,可惜比起早已名扬海外的油炸鬼和咸煎饼来说,人气确是差得远。不过,对于广东人来说,牛脷酥这个名字还是颇有一点亲切感的,不仅仅因为它和天河牛利岗这个地名相近,而且将牛舌称之为“牛脷”这个说法,也是粤语中的独特发音。

要知道,广东人非常讲求意头,而“舌”与“蚀”在粤语中同音,对于做生意的人来说最是忌讳。所以粤语将舌称之为“脷”,取其大吉大利的含义。而这块两头尖尖状似牛舌的油炸小点心,亦从此被称之为“牛脷酥”。

相较于口感香脆但单一的油炸鬼,味道咸甜但偏油腻的咸煎饼,问起一些老广,他们或许会告诉你,从前他们很喜欢吃某某酒楼做的牛脷酥,尤其喜欢吃牛脷酥中间被炸得又酥又香甜的酥心。牛脷酥的独特之处恰恰在于此。

“但也因为多了这层酥心,牛脷酥的制作相较于油炸鬼和咸煎饼更为复杂些,自然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也更高些。”广州花园酒店中餐点心主厨陈斌师傅表示,一件好吃的牛脷酥,应该是酥脆中带有一定的嚼劲,香甜而不油腻的。

牛脷酥的食材组合并不复杂,只有面粉、猪油、糖等。如何让简单的食材变成口感丰富的小点心?1988年入行,30多年来一直专注于粤式点心制作的陈师傅自有其独门小心得——制作牛脷酥时加一小块隔夜面种,牛脷酥的香气和口感都会饱满许多。

“从前,老师傅们做包点时都会加点老面,譬如叉烧包。但面种的保存对温度和湿度很讲究,温度过高会导致面种过度发酵,口感就会没那么好。所以现在很多点心师傅都不会再用面种去做点心了。”陈师傅表示,现在外面所见的牛脷酥,很多都是加了南乳的,味道咸咸甜甜,确实比较香口,但并不见得正宗。“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初期,香港的老点心师傅来花园酒店教我们做牛脷酥时,其实都是不加南乳的。”

为了做好这一件牛脷酥,花园酒店的师傅花费了颇多心思,既要坚守传统风味,但亦需要顺应现代人的饮食习惯进行调整。传统的牛脷酥比巴掌还大,吃一件已经非常饱肚。为了让食客吃得健康,花园酒店制作牛脷酥时特意调整了高筋粉和低筋粉的搭配,同时减少了糖和猪油的分量,以减轻牛脷酥的油腻,并且将牛脷酥做成如元宝状小小一颗,配粥或者配茶都更易入口,而且口感更香更酥。

花园酒店师傅教你做牛脷酥

面团配方: 低筋面粉(半斤)、高筋面粉(2斤)、面种(2两)、糖(2两)、发粉(6钱)、酵母(1钱)、鸡蛋(5只)、猪油(4两)、水(1.4斤)

酥心配方:面粉(5两)、糖(2两)、食粉(少许)、臭粉(少许)、鸡蛋(1只)、猪油(1两)

制面团

1.把面种、高筋粉、低筋粉、泡打粉、酵母、面种、糖全部和在一起。

2.面粉打窝,倒入水、鸡蛋,揉拌均匀。

3.将面团揉至表面光滑,搓成长条,封上保鲜膜静置发酵1小时。

4.把制作酥心的材料混合在一起,同样揉成团状。

把面种、高筋粉、低筋粉、泡打粉、酵母、面种、糖倒在一起。面粉打窝,倒入水、鸡蛋,揉拌均匀。(摄影:陈文杰)

将面团揉至表面光滑,搓成长条,封上保鲜膜静置发酵1小时。(摄影:陈文杰)

下油锅

1.将长面团用擀面杖轻轻延擀宽,用水拍湿表面,并将酥心放在中间。

2.面团两边刷上蛋清,对折封口,轻轻捏紧;切成条后静置发酵约1~2小时。

3.油温烧至150度,放入发酵好的小面团,慢炸至面团浮起并变成金黄色。

4.将牛利酥捞起沥干表面油分,开大火让油温升高,放入牛利酥复炸至上色即可。

油温烧至150度,放入发酵好的小面团,慢炸到面团浮起并变成金黄色。(摄影:陈文杰)

广州花园酒店中餐点心主厨陈斌(摄影:陈文杰)

编辑:白茶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