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故事:志话春节 · 汕头

来源:广东学习平台 作者: 发表时间:2021-02-15 14:29
广东学习平台  作者:  2021-02-15

除夕

农历年的最后一天为除夕,潮汕人俗称“过年夜”。主要习俗活动有祭祖、贴春联、围炉、送压岁钱、守岁、辞岁等。除夕除了祭拜祖宗外,还要祭拜其他神。

围炉

祭拜祖宗后,男人们忙着贴春联、门神等,主妇们则忙着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有意义的团年饭。除夕围炉的菜式喜欢取象征吉祥的谐音字,如发菜谐音“发财”,有鱼谐音“有余”。吃猪肠猪血炒蒜,寓意为“会盘算,长长发”。吃蚶是潮汕沿海一带能买到蚶的人的特有风俗食物,取意从事经营“合倍赚”,能挣钱、存钱。围炉要早,越早越好,“早食早发”。围炉时要说吉利话,当家的人要祝长辈健康长寿,希望小孩聪明晓礼,年轻人勤劳拼搏。吃饭时如果小孩子不慎将盘碗掉落地,摔碎声响起,大人们会接上说声“缶开嘴,大富贵”之类的吉利语。

不论家人平时因工作或学习散居在外,但在围炉之前都会尽一切努力赶回来与家人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

送压岁钱

压岁钱(来源:资料图)

送压岁钱是潮汕除夕习俗中重要的一项,家里的长辈要给钱,俗语叫“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实,富裕。能挣钱的后辈均要把钱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是封中,或者用一块红纸包着送给长辈,以示孝敬。

大人给小孩分发压岁钱的同时,照例还有一番勉励祝福的吉利话。

贴门神、春联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每当大年农历三十日(或廿九日),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毫,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

潮汕人对春联尤为重视,买一副春联,往往要琢磨很久。从各家各户所贴的春联看,可以反映出不同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新年。为潮汕人一年中最热闹、最隆重的节日。

拜年

拜年是潮汕人最注重的礼俗。潮汕人拜年主要有三种类型,所行礼俗互不相同。第一种为家人之间的拜年。在潮汕,早晨祭祖后,晚辈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新春如意”“健康长寿”。

第二种为亲友之间的拜年。吃过早饭后,家人或一起或分散向亲朋好友拜年。亲友之间的拜年活动常在初一、二的上午,故潮汕有句俗谚曰:“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也就是拜年越早越好,越早越有诚意。

第三种为同僚同行之间的拜年。这大多是礼节性的行为。

舞狮和游大锣鼓

春节期间潮汕的文娱活动甚为活跃,有舞龙、舞蜈蚣、猜谜等,其中舞狮和游大锣鼓是较为普及、最为引人瞩目的。

大锣鼓标旗巡游(来源:资料图)

每逢乡会、大事喜庆、节日庆贺都要进行游标锣鼓队游行活动。这种活动是一种民间祈求人寿年丰、六畜兴旺、避邪趋吉的文娱活动,也是一种以音乐游艺为主的活动。

迎神接福

红桃粿(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农历正月初四是“神落天”,家家户户要在家中祀拜,迎接诸神降临人间。祭品有红桃粿,取“开门红”的好兆头;一盘红糖,暗含生活甜蜜;一盘大米,意谓五谷丰登,另外还有大桔、乌豆、灯芯、纸马等。除在家中祀拜外,还要到乡中的神庙烧香祝福。

人日节

农历正月初七为人日节。这一天有吃“七样羹”之俗,潮汕俗语说:“七样羹,食后变后生(后生即年轻人)。”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当晚称元宵,故也称为“元宵节”,潮俗称“十五夜”。

潮汕的元宵节以正月十一日上灯起,正月十五为中心,到正月十八日落灯止。在此期间,城乡各地都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游花灯

潮汕花灯(来源:资料图)

潮汕花灯形式多种多样,风格独特,有纱灯、活景等。花灯题材有花果、虫鱼、鸟兽和戏剧、民间故事人物等。

除了游花灯,大街小巷、行铺、院落、祠堂等也无不张灯结彩,挂各式各样的莲花灯、梅花灯、鲤鱼灯、走马灯等。

吊喜灯

除大型游花灯盛会以外,家家户户都有吊喜灯的习俗。因潮语“灯”和“丁”同音,点灯和添丁是近音,故潮人认为点灯即为添丁的佳兆,是“人丁兴旺”的表现。

敬糖狮

在一些地方,潮汕元宵神前敬糖狮(用糖作原料,制成狮子状的糖块),祈求着新年吉祥如意,求来好运,大吉大利。

猜灯谜

灯谜台上挂满五颜六色的谜笺,四周张灯结彩。猜谜时,在主事者一阵“咚咚咚”的鼓过后,即可开猜。猜谜有笔猜和口头报猜之分。灯谜竞猜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活动在汕头市甚盛。

潮汕元宵节除上述主要民俗活动外,澄海还有采榕树枝、竹叶回家插在门楣、灶台、禽舍,以祈人口平安、六畜兴旺;有些地方则举行赛大猪、赛大鸭、赛大鹅等赛会活动及夜间抬神出游的游神活动。

编辑:王俞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