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市花都区静谧淳朴的乡村中,安然矗立着百十座神奇的建筑,尽管受到百年风雨的洗礼,有的虽已斑驳不堪,甚至伤痕累累,但依旧保持着雄伟身姿,傲然耸立在青山绿水之中,见证了一个世纪的沧桑巨变。这就是中国乡土建筑中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碉楼。据不完全统计,花都区现有碉楼118座,主要集中在花山镇、花城街、炭步镇、花东镇、赤坭镇、梯面镇,而花山镇的碉楼就有74座,是花都碉楼最为集中的地方。
在广州市花都区的乡村安然矗立着百十座神奇的碉楼,傲然耸立在青山绿水之中。(摄影:吴术球)
花山镇的碉楼主要集中在洛场村,该村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从清朝咸丰年间开始,洛场村就有村民漂洋出国谋生,现有海外侨胞5000多人,是广州著名的侨乡,从而形成了特色浓郁的侨乡文化和风土人情。洛场村是广州周边地区最大的、以碉楼为特色的古村落,现存碉楼45座,青砖屋200多栋,大多建于民国初年,融岭南广府文化和中西建筑元素于一体,兼具居住与防卫功能。比较知名且颇具特色的碉楼有:彰柏家塾、鹰扬堂、静观庐、彰德阁、起鹏楼、江梓球楼(又称坦克楼)、江梓桥楼(又称飞机楼)、绍庚楼等。
静观庐。(摄影:吴术球)
为推进乡村振兴,洛场村充分发挥侨乡碉楼的文化底蕴和毗邻白云机场的区位优势,于2013年正式启动“花山小镇国际文化艺术村项目”建设,通过引入社会资金和文化经营企业对碉楼以及青砖旧屋进行适度的文化创意开发,着力打造机场旁的“慢生活”,探索走出了一条文化创意产业与历史传统保护、乡村振兴发展相结合的新路子。
彰柏家塾。(摄影:吴术球)
花山小镇项目总规划面积约3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总投资约7亿元,是一个集文化创艺、博物展览、美食娱乐、度假休闲于一体的碉楼古村文创旅游园区,包括文化艺术、创意设计、传媒产业、教育培训、文化工艺产品、创意特色餐饮6个大类的业态布局,吸引和聚集了一大批摄影、美术、雕刻、音乐、设计等文化艺术和创意人才,构建了文化创作、交流、交易的广阔平台。项目已建成面积3万平方米,开发碉楼8座和青砖屋21间,进驻咖啡餐厅、乡村民宿、歌舞酒吧、影艺制作工作室、工艺美术生活馆等业态项目15个。
花山小镇是一个集文化创艺、博物展览、美食娱乐、度假休闲于一体的碉楼古村文创旅游园区。(摄影:吴术球)
近年来,洛场村被评为广州市乡村旅游示范点、珠三角最美乡村、中国十大品质休闲基地、第七批中国华侨文化国际交流基地,也是广州市首个中国华侨文化国际交流基地。
2015年5月,花都碉楼代表广州市参加第11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摄影:吴术球)
(作者单位:中共广州市花都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