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与岭南文化丛稿》:追溯历史行进轨迹,探寻文化学术之道

来源:广州学习平台  发表时间:2021-01-22 10:32

广州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前9世纪的周朝,生活在这里的“百越之族”就和长江中游的楚国人来往甚密,当地人以“楚庭”来纪念这种友谊,这是广州最早的名字。从秦朝开始,广州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行政中心,2000多年来一直都是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中心。

大家所熟悉的西汉南越王墓,是西汉南越国第二代君王赵眛的陵墓,它是岭南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出土陪葬品最丰富、墓主身份明确的一座绘画石室墓。南越王墓出土的大量龙纹玉器,说明当时岭南文化已经受中原汉文化所影响,是秦汉时期岭南文化与中原汉文化融合的历史见证。

秦汉时期,是岭南地区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岭南地区成为大一统封建国家疆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秦汉王朝军事开拓、政治经营的结果。

下面我们通过《中国古代史与岭南文化丛稿》一书,一起进入中国古代权力之下边疆地域社会发展的动态过程,探讨岭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史与岭南文化丛稿》(来源:中山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史与岭南文化丛稿》是现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顾问张荣芳教授退休后耕耘中国古代史与岭南历史文化而产出的丰硕成果。张荣芳先生通过长期对中国古代史和岭南文化的教学与研究,从边疆开发史的角度来探讨秦汉时期的岭南地区的历史轨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文献和考古材料,宏观、微观结合,以开发为切入点,力图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就秦汉王朝经营与开发岭南进行详细研究。

全书收录了张荣芳教授2006—2019年围绕中国古代史(尤其是秦汉史)、岭南历史名人、岭南考古、岭南文化遗产、岭南文化特质等方面所撰写的历史论文、书评、序跋、纪念文章、治史经验等文章,共75篇。重点研究探讨秦汉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岭南的开发,从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玉器看秦汉时期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以及与南越国相关人物的研究。

据书中介绍,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大规模平定百越的战略行动,为岭南的全面开发打下了基础。赵佗控制下的岭南虽然以地方割据政权存在,但其和辑百越,灵活处理内外关系的做法,为两汉治理岭南提供了借鉴。南越国灭亡后,岭南重新纳入帝国统治体系。西汉政府在岭南设立“初都”,羁縻而治。东汉时期,朝廷进一步加强对岭南的封建统治,虽有良吏治理,但东汉中后期岭南地区变乱迭出。秦汉时期,岭南经济开发成效明显,农业经济进步,手工业发展,商业和海外贸易兴起。这与岭南交通的发展和中原人民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分不开。秦汉时期,随着统治的加强,汉文化在岭南也得到传播和发展,汉字传入,经学南播,学校教育的出现,改变了岭南文化落后的状态,士大夫阶层开始在岭南出现。经过秦汉王朝的开发经营,岭南在正式经济文化方面都取得了发展,奠定了古代中国南疆发展的基础。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的岭南文化,博大精深,研究岭南文化有利于培养岭南人的团结协作精神。《中国古代史与岭南文化丛稿》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有利于我们了解岭南历史文化,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作者单位:广州新华出版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编辑: 宝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