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近代建筑赏析:大仙庙

来源:广州学习平台  发表时间:2021-01-21 14:09

位于广州市白云区金沙街彩滨中路的大仙庙,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占地面积仅有112平方米,相当于一家普通民宅大小,其古木参天、清幽静谧的环境却吸引着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大仙庙历经风雨,写满了岁月的痕迹。(摄影:石建华 )

大仙庙旁边,有一座依山丘而建的副楼——亦鹤楼,这是一座夹杂着西洋风格、占地176平方米的近代建筑,一共3层,首层为前庭,有鱼池、水井;二层为会客厅和办公室,有门与大仙庙相通;第三层为观化堂。由于修建于清代末期,西式的建筑文化在此时开始传入,亦鹤楼的建设中出现了圆形水泥柱以及拱形门,体现了洋为中用的建筑特色。

大仙庙旁的亦鹤楼体现了洋为中用的建筑特色。(摄影:石建华 )

大仙庙亦鹤楼从第一层拾级上第二层的时候,要经过一个圆洞门。(摄影:石建华 )

而大仙庙所在的锦鱼嘴码头,在清代时就是交通要道,汇集了大批人流,相传名闻岭南的广东音乐《雨打芭蕉》与广州特色小吃艇仔粥均源于此地。

2005年9月,大仙庙被纳入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在修旧如旧后,2016年3月正式对外开放。重新开放后的大仙庙,建筑风格、内部装饰仍坚持保留着原有的色彩和气韵。

与繁华都市一江之隔的大仙庙显得清幽静谧。(摄影:石建华 )

(作者单位:袁晋、石建华、戴日模:广州市白云区融媒体中心;丘悦:中共广州市白云区委宣传部)

编辑:Giabun